[实用新型]一种单缸式炉前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2877.6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9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苗君淦;滕伟强;刘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严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4 | 分类号: | B25J9/14;B25J18/04;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缸式炉前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行业炼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单缸式炉 前机械手。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炉利用中频电源建立中频磁场,使铁磁材料内部产生感应涡 流并发热,达到加热材料的目的。中频加热炉采用200-2500Hz中频电源进 行感应加热,熔炼保温,中频电炉主要用于熔炼碳钢,合金钢,特种钢, 也可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提温.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耗电少,熔化升温快,炉温易控制,生产效率高。随着劳动力成本逐渐的 攀升、国家节能降耗的提倡、安全生产的宗旨;现需要一种炉前持续工作 的机械手。
现有的炉前持续工作的机械手具有很大缺点,其中包括:1),机械手 底座太大,笨重,单个液压缸的旋转范围有限,双边工作区需要2个液压 缸才能完成,暂时不工作的液压缸会闲置,结构复杂,器件太多,占地面 积大,不方便安装,使用切换不灵活;2),上升液压缸在靠近炉子测,离 炉子太近,工作温度太高,下压力矩小;3),伸缩滑板托臂采用静摩擦支 撑,阻力太大;4)前端压杆可能会把炉内的热量和电能传到设备,损失热 能,增加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单缸式炉前机械手,克服了现有技术 的不足,将旋转缸改成一条缸,左右两边可自由切换,方便更换,底座变 小节省地面空间,升降缸移到后面远离炉子,温度减低,伸缩臂底部设置 托撑架支撑,减少伸缩摩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缸式炉前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回旋支撑和旋 转柱装配,所述的旋转柱装配顶部与外横梁中间部位轴链,所述的外横梁 一端通过伸缩缸连接有内横梁,所述的旋转柱装配上设有升降机构装配,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横梁上位于安装内横梁的一端设有辊轮装配,另一端 设有连接架,所述的旋转柱装配上设有左右铰链架,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旋 转油缸,所述的旋转油缸通过销轴与旋转柱装配上的左铰链架连接或右铰 链架连接,所述内横梁的前端设有压杆装置,所述的压杆装置上有隔热绝 缘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单缸式炉前机械手配有液压站。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柱装配铰链有升降油缸,所述的升降油缸与连接 架或辊轮装配铰链。
进一步,所述的辊轮装配下方设有分体式托撑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1)、将旋转缸改成一条缸后,实现了左右两边可灵活、快速切换,同 时相应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事故率。
2)、升降机构移至远离热源方向,从而改善了油缸的工作环境,延长 了设备的寿命率、大大降低事故率;同时根据杠杆原理的基础,使力距更 长,压下力量更大,从而帮客户提高了生产率。
3)、伸缩臂支撑部分用辊轮装配代替原有的尼龙形式;使摩擦系数减 小,设备伸缩灵活,提高了伸缩油缸的寿命及取消了原尼龙易损件费用的 损耗。
4)、压杆上方采用隔热绝缘装置,减少热传导及电炉感应电传导,从 而避免了感应电引起的人员安全事故,保护了设备的轴承、油缸等,同时 也大大地降低了电炉感应电能耗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 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缸式炉前机械手,包括底座1,所 述的底座1上设有回旋支撑81和旋转柱装配8,所述的旋转柱装配8顶部 与外横梁2中间部位轴链,所述的外横梁2一端通过伸缩缸3连接有内横 梁4,所述的旋转柱装配上8设有升降机构装配7,所述外横梁2上位于安 装内横梁4的一端设有辊轮装配6,另一端设有连接架11,所述的旋转柱 装配8上设有左右铰链架,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旋转油缸9,所述的旋转油 缸9通过销轴与旋转柱装配上8的左铰链架连接或右铰链架连接,所述内 横梁4的前端设有压杆装置12,所述的压杆装置上有隔热绝缘装置102; 所述的单缸式炉前机械手配有液压站10;所述的旋转柱装配8铰链有升降 油缸5,所述的升降油缸5与连接架11或辊轮装配6铰链;所述的辊轮装 6配下方设有分体式托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严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严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28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