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9236.2 | 申请日: | 2015-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武;温爱玲;朱泽清;于跃斌;姜岩;魏鸿亮;孟庆民;崔英俊;赵天军;代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G1/00 | 分类号: | B61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强度 车钩 | ||
1.一种高疲劳强度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为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后的钩舌,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结构改变是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大于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的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为10~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钩钩舌,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钩舌仅在现有16号车钩钩舌或17号车钩钩舌的基础上,上、下牵引突台根部过渡圆弧半径R增大到10~12mm,而其他结构不做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连交通大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92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车碰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蓄电池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