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64848.1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麻琳;高颖;谢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534 | 分类号: | A23L1/0534;A23L1/212;A23P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竹笋 下脚料 生产 纤维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笋产品的加工方法,特别是利用竹笋下脚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它质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含量高,其在肠内可以增加肠蠕动和促进消化吸收,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降低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高纤低脂、营养齐全的竹笋素有“寒土山珍”、“素食第一品”之称,深受现代人喜爱。
竹笋是一种季节性较强的蔬菜,主要生产季节集中在3-4月份,保鲜、储藏性能不好、保管不慎容易腐烂变质,不利于长途运输。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通常都要加工成干笋或罐头等产品供人们选用。然而,竹笋中用于制作笋罐头、干笋等笋制品的笋肉只占整个笋体的较少部分,以毛竹笋为例,其笋肉占30%,其余均为笋头和笋壳等下脚料,其比例高达70%,而这些尚未有效利用的下脚料中的营养和保健成分多数与笋肉的相应成分相当或略低,且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从竹笋及其加工剩余物中寻找具有保健功效或应用价值的植物化学成分,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并拓展其它方面的用途,将成为竹笋深加工利用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问题。
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cellulose,MCC)是一种以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分子,由纤维素经酸水解至极限聚合度(LOOP)的可自由流动白色或近白色粉末状固体产物。近年来,微晶纤维素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以及日用化工工业中,并且在制备方法、性质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医药工业上常作为药物赋形剂和崩解剂。在食品工业上,微晶纤维素与人们日常摄入的纤维素组分相同,所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功能有保持奶制品、罐头制品和速溶饮品的稳定性;作为增稠剂能够改善食物的结构;因其具有的吸附性,可以通过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获得高矿物质含量的食品。
目前,微晶纤维素的生产主要采用棉、木浆粕为原料,但这两种原料资源有限,成本高,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合理的利用资源,就需要选用一些更好的原料来生产微晶纤维素。在科研领域,很多研究人员研究其他原料制备微晶纤维素,比如麦秸秆、稻壳、甘蔗渣、棉短绒等。目前,以稻草、甘蔗渣、棉短绒为原料所制备的MCC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竹笋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且竹笋下脚料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用其制备微晶纤维素,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将开辟一条农副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微晶纤维素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同,性质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工艺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主要是将植物原料经过预处理,得到纯的纤维素,然后经过酸水解、干燥、粉碎得到高质量的微晶纤维素。竹笋壳纤维呈“二高一低”的特点,其中纤维素含量在36~40%,略高于水稻秆和小麦秆,与玉米秆、椰子壳相当,笋壳中半纤维素含量丰富,木质素含量较低。竹笋下脚料主要难题之一就是有很大的苦涩味,传统的方法不适合于竹笋下脚料微晶纤维素的制备,且无法保留竹笋特有的香气。因此,须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利用竹笋下脚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用作食品添加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纤维素得率高、具有竹笋的香气,无苦涩味,外观美观,口感圆润的利用竹笋下脚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长久保持该竹笋的香气的纤维素微胶囊颗粒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竹笋下脚料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无霉斑、无异味、未腐烂变质的竹笋下脚料,如笋壳、老化的笋基、笋衣、品相不佳的笋肉等,将洗干净的竹笋下脚料切成均匀小块,利用粉碎机粉碎成较小颗粒,在对其脱除苦涩味,然后用含有少量脱木素催化剂的高沸醇来进行降解得到纯度较高的纤维素,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经漂白,分离固形物并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最后抽滤,烘干,超细粉碎制得微晶纤维素。为了保留竹笋的香气,采用明胶为原料做成壁材,制成微胶囊,保留竹笋香气,使其口感圆润。经分析微晶纤维素的尺寸约20~30um,聚合度约为80~130,结晶度约0.75~0.80,符合要求。
具体为:
(1)原料筛选和清洗:选取无霉斑、无异味、未腐烂变质的竹笋下脚料,将这些下脚料在滚筒清洗机中清洗;
(2)原料粉碎:将洗干净的竹笋下脚料切成均匀小块,用粉碎机粉碎成粒;
(3)除味:对步骤(2)所得的竹笋下脚料粒进行脱除苦涩味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电机分瓣定子
- 下一篇:一种玛咖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