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姿态未知的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9327.X | 申请日: | 2015-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浩;陈杰;任伟;刘雨晨;尉越;王雪源;杨庆凯;黄捷;邵光远;卢少磊;李俨;商成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2 | 分类号: | G05D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姿态 未知 移动 机器人 系统 自适应 跟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姿态未知的多移动机器人系统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的每个移动机器人,均进行如下建模,首先建立全局坐标系O-xy:选取平面空间内任意一点O点为原点,并选取过O点的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分别为x轴和y轴;然后建立当前移动机器人的局部坐标系C-xRyR:选取当前移动机器人的轴心点C点为原点,选取过C点的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分别为xR轴和yR轴;其中C点在全局坐标系O-xy中的坐标为(xC,yC),局部坐标系相对于全局坐标系的旋转角为θ;
步骤二:在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单个移动机器人依据其轨迹跟踪分为领航者与跟随者,其中领航者r的轴心点在全局坐标系O-xy中的坐标为(xr,yr),r的局部坐标系相对于全局坐标系O-xy的旋转角度为θr,平动的线速度为vr,转动的角速度为ωr;
跟随者f的轴心点在全局坐标系O-xy中的坐标为(xf,yf),跟随者f的局部坐标系相对于全局坐标系O-xy的旋转角度为θf,平动的线速度为vf,转动的角速度为ωf;
则跟随者f与领航者r的误差模型为:
其中为跟随者f沿xR轴方向的速度,为跟随者f沿yR轴方向的速度,为跟随者f的转动角速度;其中xe为f与r的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ye为f与r的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θe为f与r的局部坐标系相对于全局坐标系的旋转角的误差,和分别为xe、ye以及θe的导数;
其中σ为非线性扰动,该非线性扰动σ局部光滑并最终能够趋近于一个紧集Ωi∈R,R为实数集;
步骤三:在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中,每个移动机器人均获取其他移动机器人的信息进行非线性扰动评估,获得该移动机器人的非线性扰动的估计值其中是对该移动机器人的扰动系数W的估计值,为扰动函数,Rv'为v’维度的欧式空间,其中v’为基础函数;
建立非线性扰动系数的自适应律为:
其中c4和c5为自适应参数,是的导数,φ=sinθe,ψ=cosθe,和分别为φ和ψ的估计值;
步骤四:建立针对θe的三角函数值的二阶观测器,建立二阶观测器状态中间量f和g的导数:则该二阶观测器具体为:
和分别为f和g的估计值;和分别为f和g的估计值的导数;由该二阶观测器,获得为vr的导数;
步骤五:跟随者的控制律设置为:
vf=vr+c2xe-c3ωrye
其中,c2,c3,c6均为固定参数,此时领航者r的vr和ωr为持续的外部输入,且c2>0,c3>-1,c4<0,c5<0,1>c6>0,k>0为固定参数,WM表示扰动参数W的上界;
根据该控制律,对跟随者进行跟踪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步骤五建立的二阶观测器进行误差分析:
该二阶观测器的误差分别为则该二阶观测器误差的动态方程分别为:
其中和分别为和的导数,当和近似为0时,该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保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93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式计量柜
- 下一篇: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反应式导航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