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92967.1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松下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868 | 分类号: | H01L29/8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张世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包含第1面、及与所述第1面对向的第2面;
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1面侧;
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2面侧;
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低;
第三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低;
第四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低,且载流子寿命比所述第三n型半导体区域长;
阳极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及
阴极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1面垂直的方向的氢或氦的浓度分布在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中具有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五n型半导体区域,该第五n型半导体区域包围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所述第三n型半导体区域、及所述第四n型半导体区域而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低,且载流子寿命比所述第四n型半导体区域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n型半导体区域的与所述第1面垂直的方向的厚度厚于所述第四n型半导体区域的与所述第1面垂直的方向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1面侧还包含多个第二p型半导体区域,所述多个第二p型半导体区域是在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之间隔着所述第五n型半导体区域,包围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而设置。
6.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包含第1面、及与所述第1面对向的第2面;
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1面侧;
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所述第2面侧;
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低;
第三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低;
第四n型半导体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之间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中,且n型杂质浓度比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低;
阳极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p型半导体区域;以及
阴极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域;且
与所述第1面垂直的方向的氢或氦的浓度分布在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区域中具有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29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