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收集泡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7306.0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明;蒲彪;蒋燕;冯亚超;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收集 泡菜 挥发性 风味 物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菜加工和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收集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泡菜是以新鲜蔬菜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食用盐或盐水泡渍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当前四川泡菜、韩国泡菜等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为深入研究‘泡渍发酵过程与泡菜品质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者们对发酵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特征物质的消长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者们在分析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消长变化时,大都是将发酵池或发酵坛中的泡菜取出并置于一定的容器中以萃取得到挥发性物质,最后利用色谱进行分析,然而在发酵过程中还有一些挥发性物质已经溢出发酵池而并未留存于泡菜中。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发酵过程和泡菜品质形成的关系,设计一种‘可以收集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以收集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以收集泡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菜坛(1)、坛沿(2)和坛盖,所述坛盖包括外盖(3)和内盖(5),所述外盖(3)和内盖(5)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在内盖(5)上设有可拆卸式的挥发性物质收集装置(7)和固定钉(8)。
较佳地,在所述内盖(5)的外边缘设有密封圈(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研究者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任意时间点进行挥发性物质收集,也可以引导泡菜生产企业在线分析泡菜发酵盐渍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而有利于泡菜品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泡菜坛;2.坛沿;3.外盖;4.弹簧;5.内盖;6.密封圈;7.挥发性物质收集装置;8.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如下: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泡菜坛(1)、坛沿(2)和坛盖,所述坛盖包括外盖(3)和内盖(5),所述泡菜坛(1)的密封是通过向所述坛沿(2)内注入适量水将所述外盖(3)的底部淹没而实现的,所述外盖(3)和所述内盖(5)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在所述内盖(5)上设有可拆卸式的挥发性物质收集装置(7)和固定钉(8),在所述内盖(5)的外边缘设有密封圈(6),所述内盖(5)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盖(3)的内径,所述内盖(5)和所述外盖(3)均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不会变形,在所述坛盖置于泡菜坛上时应确保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而利用所述密封圈(6)将泡菜坛坛口密封,所述弹簧(4)和所述固定钉(8)的设计应保证所述外盖(3)和所述内盖(5)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泡菜坛内气体能够经由所述挥发性物质收集装置(7)和所述坛沿(2)中的水后而溢出。
所述泡菜坛、坛沿、外盖、内盖、弹簧、密封圈、挥发性物质收集装置、固定钉的设计均属于已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7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核机的动力传动系统
- 下一篇:基于水泵的果冻冷却摇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