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6048.8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陶立冬;任维华;卜凯;蓝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K5/00;B60K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主动 脱离 技术 动力 总成 控制 系统 | ||
1.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包括车身纵梁(1)、汽车动力总成(2)和设在汽车动力总成(2)内的发动机(3)和变速箱(4),所述发动机(3)通过发动机悬置装置(30)和车身纵梁(1)进行连接,所述变速箱(4)通过变速箱悬置装置(40)和车身纵梁(1)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内还包括具有爆破装置的第一自爆式螺栓(5)、第二自爆式螺栓(5′)和发动机控制器(31),发动机(3)和发动机悬置装置(30)通过第一自爆式螺栓(5)进行连接,变速箱(4)和变速箱悬置装置(40)通过第二自爆式螺栓(5′)进行连接;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31)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电源装置(32)、车辆加速传感器(35)、车辆碰撞传感器(36)和自爆式螺栓点爆器(37),其中自爆式螺栓点爆器(37)还分别连接在电源装置(32)和第一自爆式螺栓(5)的爆破装置、第二自爆式螺栓(5′)的爆破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31)内还设有工作指示灯(33),所述工作指示灯(33)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在电源装置(32)和车辆加速传感器(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31)内还设有手动开关(34),所述手动开关(34)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在工作指示灯(33)和车辆加速传感器(3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31)内还设有保险丝(38),所述保险丝(38)通过连接导线连接在电源装置(32)和自爆式螺栓点爆器(3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控制器(31)内的电源装置(32)、车辆加速传感器(35)、车辆碰撞传感器(36)和自爆式螺栓点爆器(37)通过连接导线进行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自爆式螺栓(5)的爆破装置、第二自爆式螺栓(5′)的爆破装置为雷管(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加速传感器(35)为汽车安全气囊所用的车辆加速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碰撞传感器(36)为汽车安全气囊所用的车辆碰撞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装置(32)和车身纵梁(1)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主动式脱离技术对动力总成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加速传感器(35)、车辆碰撞传感器(36)分别和车身纵梁(1)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460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盗结构
- 下一篇:机动车的挡风玻璃上的传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