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1637.5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延奇;闯璐;邱永光;曹海明;李贞;汪源;李果;黄志玲;兰燕杰;梁立峰;贺燕铭;田安民;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47 | 分类号: | F01L1/047;F01L1/34;F01L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气门 正时 发动机 凸轮轴 油路 结构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发动机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对油耗和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动力性能和降低油耗,很多汽车厂在发动机上增加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需要通过机油控制,凸轮轴前端的油路就是为了实现对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控制。目前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凸轮轴前端设计方案中,由于凸轮轴上长短油道设计的油道长度较长且内径较小,不仅加工困难而且凸轮轴整体的轴向长度较长,进而增加了发动机设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在保证可变气门正时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缩短了凸轮轴前端的轴向长度,并且降低了加工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包括凸轮轴及位于凸轮轴前端的油路,其中,凸轮轴前端的侧面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靠近凸轮轴的前端面,且所述环形油槽内均匀分布有径向油道,凸轮轴的前端面形成有中心孔以及围绕中心孔均匀分布的轴向油道,所述径向油道与所述轴向油道连通,且与凸轮轴外部的油道相通,形成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供油的第一油路;凸轮轴内部设置有斜直油道,所述斜直油道的第一端向内向前连通至凸轮轴的中心孔,另一端向外向后通向凸轮轴表面,且与凸轮轴外部的油道相通形成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供油的第二油路。
可选地,所述径向油道、轴向油道及斜直油道的数量均为四个,
可选地,所述斜直油道与所述径向油道、轴向油道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凸轮轴的前端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中心孔与轴向油道均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优化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的前端油路结构,减小了该凸轮轴前端的轴向长度,降低了该油路的加工难度,成本低,结构简单,有利于发动机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a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的正面视图之一;
图3b表示图3a中的AA剖视图;
图4a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的正面视图之二;以及
图4b表示图4a中的BB剖视图。
其中图中:环形油槽1、径向油道2、轴向油道3、斜直油道4、中心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 油路结构,包括凸轮轴及位于凸轮轴前端的油路,其中,凸轮轴前端的侧面设有环形油槽1,所述环形油槽1靠近凸轮轴的前端面,且所述环形油槽1内均匀分布有径向油道2,凸轮轴的前端面形成有中心孔5以及围绕中心孔5均匀分布的轴向油道3。
如图3b所示,所述径向油道2与所述轴向油道3连通,且与凸轮轴外部的油道相通,形成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供油的第一油路。
如图4b所示,凸轮轴内部加工有斜直油道4,所述斜直油道4的第一端向内向前连通至凸轮轴的中心孔5,斜直油道4的另一端向外向后通向凸轮轴表面,且与凸轮轴外部的油道相通形成向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供油的第二油路。
所述径向油道2的加工位置靠近凸轮轴的前端面,与径向油道2相连通的轴向油道3的长度很短,相比于现有设计中的油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凸轮轴油路结构设计可以加工内径较大且长度较短的油道,使得加工难度减小,也可以使得凸轮轴的长度减小,有利于发动机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如图1至图4b所示,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油道2、轴向油道3及斜直油道4的数量均为四个,从而保证可变气门正时功能的实现。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径向油道2、轴向油道3及斜直油道4的具体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1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伞脱水机
- 下一篇:喷码标签用的电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