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重汽车轮式制动车桥的制动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300.6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海龙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42013 湖北省十堰市白浪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汽车 轮式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制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重汽车轮式制动车桥的制动轮。
背景技术
汽车鼓式制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制动扭矩大,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载重汽车上。现有的汽车鼓式制动虽经多次改进其制动性能已趋完善,但在负荷较重或下长坡情况下刹车或紧急制动,其摩擦制动后的散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易因制动产生高温而导致刹车失灵的事故常有发生,成为车辆行驶中重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汽车鼓式制动的散热降温方法是在车辆上安装储水水箱和淋水装置,通过对鼓式制动进行淋水达到强制冷却的目的。然而,增设水箱一方面加重了汽车的额外负重,减少了车辆有限的运载能力,同时也给道路安全、车辆的维护带来不便和麻烦,并且还存在因淋水装置失效或操作不当带来安全隐患。当遇寒冷的气候时淋水装置管路会因结冰而往往无法正常使用,或因淋水降温导致路面局部结冰诱发交通事故。此外,高温状态下通过淋水骤然降温易使制动鼓破裂,甚至造成制动失效,给车辆行驶和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明显的用于外周夹紧制动的载重汽车轮式制动车桥的制动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内套、环形散热空腔和制动套,环形散热空腔中间隔安设径向散热连接片,形成叶轮型散热片,并用于内套和制动套的连接和支撑,所述内套和制动套均为圆筒体。
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套的内孔内侧安设油封,用以形成制动轮油腔。
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套的内孔内侧设置轴承位。
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套内侧端面通过连接螺栓安装有挡圈。
按上述方案,所述内套的外侧端头设有连接盘。
按上述方案,所述连接盘上设有止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了一种适于外周夹紧制动结构的载重汽车轮式制动车桥的制动轮;2、制动轮采用内套和制动套的双套结构,通过内套油脂冷却、环形散热空腔风能散热、制动套的裸露自然散热,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使车辆的制动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省去了传统的淋水装置,减少了汽车的负载,提高了运载能力,降低了载重汽车的运输成本,并节约了水资源,有利于节能环保,还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装配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车桥壳体1,内套2,散热连接片3,制动套4,止口5,连接盘6,油封位7,轴承位8,挡圈9,连接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载重汽车制动车桥的制动轮为双套结构,由内套2、环形散热空腔和制动套4构成,环形散热空腔中间隔安设径向散热连接片3,形成叶轮型散热片,进行旋转散热,同时也用于内套和制动套的连接和支撑。内套2和制动套4均为圆筒体,内套2内孔内侧与车桥壳体1之间安设轴承位8,轴承位侧设置油封位7,形成制动轮油腔,内套2内侧端面通过连接螺栓10安装有挡圈9,用于油封的止挡。内套2的外侧端头设置连接盘6且在连接盘内周设置止口5,用以与轮毂止口相配置,制动轮通过内套连接盘与轮毂连接盘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设计合理,使用性能可靠,运行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制动轮的特定结构形成内套油脂冷却、环形散热空腔风能散热、制动套裸露自然散热,有效的解决了制动散热和制动破裂等诸多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海龙,未经夏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汽车轮边结构
- 下一篇:双气缸循环冷却液刹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