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闽南粽子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5692.X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正国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闽南 粽子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闽南粽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端午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
本发明涉及一种闽南粽子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制作材料:晚糯米1500克,带皮猪腿肉1500克,鲜栗子450克,水发香菇75克,虾仁干90克,炸酥扁鱼60克,鸭肉600克,红糖75克,熟猪油150克,酱油香料卤汁750克,味精5克,竹棕叶80片,咸片若干条。
制作方法步骤:
1.晚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鲜栗子放入木炭炉内烘裂壳,去壳取肉。水发香菇去蒂切片,虾仁干用温水泡软,竹棕叶洗净用沸水泡软;
2.锅内加酱油香料卤汁、猪肉、鸭肉煮至卤熟,取出切成30等块。炒锅置火上,加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泡好沥干的糯米翻炒,加入卤汁、红糖、味精、熟猪油拌匀,待糯米呈赤黄色、五成熟时,盛出晾凉;
3.取棕叶二三片并列互叠,折成尖底三角形漏斗状,先倒入糯米约25克,再放入栗子、香菇、虾仁各粘在三角形叶沿,中间放入卤猪肉、鸭肉、扁鱼碎粒,最上边盖上糯米约25克,收拢棕叶两端,包成有四个角的立体形,用咸草捆扎四角及中腰,每15个扎成一串;
4.锅内放入肉粽、水,用中火煮约3小时,捞出保温即可。食时解开捆草,蘸食芥辣酱、辣椒酱佐食。
具体实施方式
1.晚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鲜栗子放入木炭炉内烘裂壳,去壳取肉。水发香菇去蒂切片,虾仁干用温水泡软,竹棕叶洗净用沸水泡软;
2.锅内加酱油香料卤汁、猪肉、鸭肉煮至卤熟,取出切成30等块。炒锅置火上,加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泡好沥干的糯米翻炒,加入卤汁、红糖、味精、熟猪油拌匀,待糯米呈赤黄色、五成熟时,盛出晾凉;
3.取棕叶二三片并列互叠,折成尖底三角形漏斗状,先倒入糯米约25克,再放入栗子、香菇、虾仁各粘在三角形叶沿,中间放入卤猪肉、鸭肉、扁鱼碎粒,最上边盖上糯米约25克,收拢棕叶两端,包成有四个角的立体形,用咸草捆扎四角及中腰,每15个扎成一串;
4.锅内放入肉粽、水,用中火煮约3小时,捞出保温即可。食时解开捆草,蘸食芥辣酱、辣椒酱佐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正国,未经孙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5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