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阀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2849.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管永超;李力;夏璋;梁徳玉;田宁;许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长度 歧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阀片系统,属于发动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固定在方形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有摇臂,所述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中心开有方孔,所述方孔内穿有驱动轴,所述支撑部上下分别连接有阀片,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之间设有中间装配支架,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前端设有前端装配支架,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后端设有后端装配支架,所述驱动轴后端固定有定位挡块。本发明该方案阀片系统不但能够实现进气歧管长短管快速切换,而且阀片系统装配方便,装配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阀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装备了可变长度进气歧管,以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扭矩和高转速功率,同时改善车辆的经济性。然而阀片式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阀片系统设计复杂,容易出现阀片装配难度高、阀片密封不良、阀片抖动等一系列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影响进气歧管的寿命和发动机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采用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采用较长的进气通道可以使发动机充分利用进气谐振效应,增加进气量,提高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扭矩,高转速时,采用较短的进气通道,降低进气阻力,增加进气量,可以使发动机获得更大的功率。长短进气通道的切换通过控制阀片完成,由于整车标定、驾驶习惯、车辆载荷及路况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往往需要频繁切换长短进气通道,频繁切换会加速控制阀片边缘磨损,使控制阀片与气道内壁出现泄漏,维修成本高,同时,现有的阀片仅有前端定位,阀片容易抖动,且存在进气阻力较大的缺陷,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变长度进气歧管的阀片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固定在方形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前端固定有摇臂,所述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中心开有方孔,所述方孔内穿有驱动轴,所述支撑部上下分别连接有阀片,所述阀片将支撑部分隔为两侧,所述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与阀片外表面平齐的导流部,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之间设有中间装配支架,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前端设有前端装配支架,所述若干个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后端设有后端装配支架,所述驱动轴后端固定有定位挡块。
上述方案中,支撑部上导流部的设置能够减少支撑部的重量,同时,可以降低阀片支撑部进气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与驱动轴的外表面轮廓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另一侧中间设有第三导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和第三导流部在支撑部纵向中心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等于支撑部两侧凸出于阀片外表面部分在支撑部纵向中心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上下各设有凸起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头上下各设有用于凸起条状结构插入的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与支撑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装配支架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用于与第一凸缘相配合的第二凸缘,所述中间装配支架中间开有减重槽,所述中间装配支架底部设有用于与进气歧管安装的凸台。凸缘结构的设置防止阀片前后移动,同时起径向密封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片外沿包裹有软质包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2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