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0916.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梅;孟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润鑫伟业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2 | 分类号: | B60R2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侧翻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作用,对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便利性是飞机、轮船和火车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亿辆。车多了,路堵了,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
事故研究表明,安全气囊能够大大降低驾驶人员的受伤几率,但是车辆侧翻时,仅仅靠前侧气囊很难达到有效的保护,而且侧翻事故发生瞬间,当前方气囊打开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何使安全气囊的打开达到最佳的效果,减小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几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包括:
倾斜率传感器,设置在两侧车架中柱上,检测车辆倾斜角度,输出角度信号;
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到仪表盘速度显示仪,检测车辆加速度,输出加速度信号;
A/D转换器,连接到所述倾斜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将所述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器,连接到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将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内部基准相比较,输出控制信号;
第一安全气囊,设置在左车门上方顶棚,展开状态覆盖左车门玻璃;
第二安全气囊,设置在右车门上方顶棚,展开状态覆盖右车门玻璃;
所述第一安全气囊、第二安全气囊的开启和关闭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DSP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为TMS320F2812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A/D转换器集成在TMS320F2812处理器内部。
可选地,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的展开体积分为三种:完全展开模式、80%展开模式和50%展开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对车辆的倾斜趋势做出预判,当车辆发生倾斜时及时触发相应侧的安全气囊启动,保护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事故研究表明,安全气囊能够大大降低驾驶人员的受伤几率,但是车辆侧翻时,仅仅靠前侧气囊很难达到有效的保护,而且侧翻事故发生瞬间,当前方气囊打开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发明通过倾斜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对车辆的倾斜趋势做出预判,当车辆发生倾斜时及时触发相应侧的安全气囊启动,保护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如图1所示,一种防侧翻安全系统,包括:倾斜率传感器11,设置在两侧车架中柱上,检测车辆倾斜角度,输出角度信号;加速度传感器12,连接到仪表盘速度显示仪,检测车辆加速度,输出加速度信号;A/D转换器13,连接到所述倾斜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将所述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器22,连接到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将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内部基准相比较,输出控制信号;第一安全气囊31,设置在左车门上方顶棚,展开状态覆盖左车门玻璃;第二安全气囊32,设置在右车门上方顶棚,展开状态覆盖右车门玻璃;所述第一安全气囊31、第二安全气囊32的开启和关闭受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
优选地,第一安全气囊、第二安全气囊和第三安全气囊的展开体积分为三种:完全展开模式、80%展开模式和50%展开模式。
优选地,上述控制器为DSP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润鑫伟业科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润鑫伟业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