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配方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9849.8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华;胡耀辉;于寒松;刘俊梅;朴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05 | 分类号: | A23L1/105;A23L1/20;A23L1/29;A23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荞麦 杂粮 重组 配方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甜荞麦杂粮重组米及杂豆重组米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1000千克计,该甜荞麦杂粮重组米配方包括以下成分:甜荞麦400-800千克、植物乳杆菌15-80千克、保加利亚乳杆菌15-80千克、大豆1-15千克、高粱粉200-400千克、大黄米粉200-400千克、玉米粉200-400千克、食用碱1-50千克;
按照1000千克计,该甜荞麦杂豆重组米配方包括以下成分:甜荞麦600-800千克、植物乳杆菌15-80千克、保加利亚乳杆菌15-80千克、大豆1-15千克、绿豆粉50-250千克、红豆粉50-250千克、黑豆粉50-250千克、谷朊粉3-15千克、蛋清粉15-50千克、食用碱1-50千克;
绿豆粉、红豆粉、黑豆粉的重量分数为5~25%。
2.一种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甜荞麦去壳、去杂、清洗、浸泡(荞麦于2倍重量45-55℃热水中浸泡12-16小时)、萌发,大豆去杂、清洗、浸泡过夜,完成甜荞麦、大豆的预处理;萌发的条件如下:温度28~32℃,湿度65-80%,时间45~52h;
步骤二、萌发甜荞麦和大豆混合,粉碎成甜荞麦糊,湿磨结束;
步骤三、乳酸菌发酵:在步骤二中得到的荞麦糊中接种3-15%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37℃发酵12~24小时;
步骤四、中和、干燥与粉碎:在步骤三得到的发酵荞麦糊中添加食用碱中和pH至中性,荞麦糊进行滚筒干燥,除去水分,并磨粉;
步骤五、混合、螺杆挤压、干燥与抛光;甜荞麦杂粮重组米:在步骤四得到的甜荞麦粉中添加高粱粉、大黄米粉和小米粉,其中在甜荞麦杂粮重组米中的组分按重量比为甜荞麦粉:高粱粉:大黄米粉:小米粉是4:1:1:1;即甜荞麦粉占甜荞麦杂粮重组米总重量的57.1%、高粱粉、大黄米粉和小米粉分别占甜荞麦杂粮重组米总重量的14.3%。
3.甜荞麦杂豆重组米:在步骤四得到的甜荞麦粉中添加绿豆粉、红豆粉和黑豆粉,其中按照在甜荞麦杂粮重组米中的重量比为甜荞麦粉:绿豆粉:红豆粉:黑豆粉是6:1:1:1;即甜荞麦粉占甜荞麦杂粮重组米总重量的66.7%、绿豆粉、红豆粉和黑豆粉分别占甜荞麦杂粮重组米总重量的11.1%;
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匀,加水;将混合荞麦粉进行螺杆挤压;采用热风干燥法干燥后,进行抛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一中甜荞麦的预处理温度为28~32℃,湿度为70%,预处理时间为45~52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二中萌发甜荞麦和大豆的混合比例为90:1,粉碎得到的甜荞麦糊的直径为0.1~0.3mm,物料水分含量为50-10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三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比例为2:1~2,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2~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四中干燥的荞麦糊磨粉的粒度为80~100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五中甜荞麦粉添加高粱粉、大黄米粉、小米粉、绿豆粉、红豆粉、黑豆粉混匀后加水的加水量为15%~30%。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甜荞麦杂粮杂豆重组米的生产方法步骤五中混合荞麦粉进行螺杆挤压的工艺参数为:预热段温度控制在50-70℃,糊化区三段温区控制在115℃-125℃-135℃,模头温度80~110℃,螺杆转速150~2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8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颗粒硬度自动测定系统
- 下一篇:复合软管梯形截面嵌合抗压铠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