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复合肉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0785.6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力;杨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11 | 分类号: | A23L1/311;A23L3/14;A23P1/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复合 肉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复合肉干,同时还涉及该复合肉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肉干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其营养值高、方便携带,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GBT 23969-2009《肉干》定义:肉干——以畜禽瘦肉为原料,经修割、预煮、切丁(或片、条)、调味、复煮、干燥制成的熟肉制品。
长久以来,传统肉干加工技术原理基本未变。原料肉煮后干燥达到目标水分含量,需长达数小时气流干燥或自然干燥,生产能耗大、成本高,更为困扰的是干燥过程难以控制均匀。肉块干燥过程中,受热不均,表层因受热过长而变干变硬,而加热不足部分水分仍很高。干燥不均导致产品水分和质地不均,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保藏和成本。为避免霉变,必须控制成品水分较低,但水分低口感坚硬,出品率低,成本增加。为保证产品口感,应控制成品水分较高,但产品易霉变货、架期短。这是目前传统肉干类制品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两难问题。
其次,由于原料肉来源部位、年龄、屠宰条件的不同,即使加工条件相同,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差别,从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加了生产难度。
另外,传统肉干制作工艺中主要原料就是鲜肉,难以与其他食品配料如植物蛋白、果蔬乳品等复配,不但营养和风味受到限制,也成为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此外,传统肉干加工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强度大。每道工序都需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手工操作台,生产流水线长、设备种类多、占地面积大。
目前,混合肉干工艺是一种研究较多的将传统肉干加工现代化的方式。即将原料肉破碎,辅以亲水胶体混匀后,并在工艺中采加入调味料,用模具成型和/或切割成型后干燥制成,但产品中肌肉纤维散乱不具有方向性,口感质构和传统肉干区别较大,并存在工艺复杂,产品致密导致干燥效率较低的问题,并未取得广泛应用。
挤压技术是食品工业中一种适于工业化、连续化生产、高效节能、经济实用的新型高新食品加工方法。挤压机能够将输送、压缩、混合、蒸煮、变性、脱水、杀菌、膨化、成型等多种操作单元同时完成。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挤压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的组织状态和口感,丰富食品的花色品种,同时生产过程连续简明、高效快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费用。但目前尚没有挤压技术生产肉干的研究报导和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肉干技术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口感和质构主体由肌肉纤维形成,可在较广的范围内添加配料的挤压复合肉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挤压复合肉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挤压复合肉干,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螺杆挤压机挤压制得:原料肉100份,亲水胶体5份~70份,调味料2份~20份,食品配料0~30份;其中:原料肉是指以肌纤维为主体的畜禽精肉。
亲水胶体为淀粉、植物蛋白粉、谷朊粉、明胶、黄原胶、卡拉胶或膳食纤维的一种或多种。
食品配料为除畜禽精肉外的肉及肉制品、粮食和粮食制品、水果、蔬菜、豆类、食用菌、藻类、坚果及籽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蛋及蛋制品、脂肪和油及乳化脂肪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制品或茶叶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肉干,其中:亲水胶体为淀粉7份~12份、植物蛋白0份~50份。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肉干,其中:亲水胶体为淀粉7份~12份、植物蛋白0份~20份。
上述的一种复合肉干,其中: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糯米粉或变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一种复合肉干,其中:植物蛋白为大豆蛋白粉或花生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一种挤压复合肉干,其中:还可加入香精香料、增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水分保持剂、乳化剂、抗氧化剂等的一种或多种食品添加剂。
一种复合肉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原料肉熟化、破碎;
(2)配料:将上述配方的熟化碎肉、亲水胶体、食品配料混合均匀调质,并控制总物料湿基含水率为35%~55%;
(3)挤压成型:将调质好物料通过螺杆挤压机挤压成型;
(4)干燥脱水:挤出物经干燥后即得。
其中:调味料在其中任一步或多步加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