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红枣木耳膏、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540.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彭锦;吴夏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212;A23L1/36;A23L1/28;A23L1/08;A61K36/725;A61P7/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红枣 木耳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
红枣850重量份~950重量份
红衣花生550重量份~650重量份
木耳250重量份~350重量份
蜂蜜550重量份~65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
红枣870重量份~930重量份
红衣花生570重量份~630重量份
木耳270重量份~330重量份
蜂蜜570重量份~6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
红枣900重量份
红衣花生600重量份
木耳300重量份
蜂蜜60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红枣木耳膏的密度为1.15~1.25g/cm3,颜色为深棕色。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红枣、红衣花生和木耳;洗净后放入加热装置中;
S2,煎液第一次提取阶段:向加热装置中加入水后,加热至水沸腾,然后用武火熬煮1~2小时,第一次倒出煎液;
煎液第二次提取阶段:再向加热装置中加入水,加热至水沸腾,然后用武火熬煮1~2小时,第二次倒出煎液;
S3,将两次倒出的煎液合并后在搅拌条件下熬煮至密度为1.05~1.10g/cm3,得药液;
S4,文火加热配方量的蜂蜜,至蜂蜜炼至棕黄色至棕红色时,与S3的药液合并,再文火微熬至其密度为1.15~1.25g/cm3,即得到所述花生红枣木耳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S2中,在煎液第一次提取阶段时,加入红枣4~6倍量的水;在煎液第二次提取阶段时,加入红枣4~6倍量的水;
S3中,搅拌条件为:每隔10~20分钟,用搅拌棍搅拌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S4中,文火微熬蜂蜜与药液的混合物时,该混合物同时置于超声场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场的功率为100~200瓦。
9.一种花生红枣木耳膏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花生红枣木耳膏用于辅助治疗轻度和中度贫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5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