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粉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40316.3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300429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8
发明(设计)人: 何政杜 申请(专利权)人: 何政杜
主分类号: A23L1/36 分类号: A23L1/36
代理公司: 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 11433 代理人: 周红力;姜莹
地址: 636757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银杏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杏粉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为落叶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核果状。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号称活化石,出身在几亿年前,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将银杏制成粉添加到食物或药品之中,能够使得银杏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银杏粉及其制作方法鲜有提及。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型银杏的制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银杏粉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供银杏果实。优选地,所述银杏果实取自巴山银杏,每年10月左右将成熟的银杏果实采收后,去皮、洗净、晾干备用。“巴山银杏”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而成为四川省最佳的银杏适生区而得名。由于“巴山银杏”是世界上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特等优质的经济林木,因此其营养价值更高。银杏果仁俗称“白果”,营养丰富,药食两用,通江百姓《日用本草》、《本草纲目》、《医林要集》等中医古书也将白果列为重要药材。近现代研究表明,白果及其附属产品在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牙齿虫龋、小儿腹泻、痤疱疽瘤、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方面功效显著。银杏叶提取物中含160多种成份,主要是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就有44种。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步骤:

烘炒银杏坚果的步骤S1200:将银杏坚果在100℃~150℃的温度下烘炒特定时间后取出银杏仁;

烘炒银杏仁的步骤S1300:去除银杏芽,将银杏仁在特定温度下烘炒30~40分钟;由于银杏芽是有毒物质,将银杏芽去除之后再进行银杏粉的加工,能够使得制作出的银杏粉更加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银杏仁烘干步骤S1500:将所述银杏仁在60℃~80℃烘干3~5小时,然后在40℃~50℃烘干3~5小时;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步骤:

获取银杏坚果的步骤S1100:将所述银杏果实去皮、洗净、晾干后取出银杏坚果;

去除果皮步骤S1400:用风吹的方式除去将银杏仁中的果皮;所述风吹的方式包括用嘴吹气,也包括用自然风或风机吹气,从而除尽所述银杏仁中的果皮,以使所述银杏粉的颗粒更小,口感更加醇厚。

磨制银杏粉的步骤S1700:将烘干的银杏仁磨制成银杏仁粉。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步骤S1200中所述特定时间为40分钟~1小时。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步骤S1300中所述特定温度为60℃~80℃。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银杏仁粉碎步骤S1600:在步骤S1700之前,进一步包括将烘干的银杏仁粉碎成颗粒状,以提高银杏粉的磨制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添加辅料的步骤S1800:将辅料加入银杏粉中。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辅料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种:玫瑰花、柠檬、桂花和大枣粉。在银杏粉中加入上述辅料,不仅能够使得所述银杏粉的口感得到调整,而且还能够增加所述银杏粉的营养价值。本发明制作出的银杏粉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对银杏粉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银杏粉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的银杏粉。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得到的银杏粉不仅绿色、无污染,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口感多样、营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对银杏粉的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银杏粉制作方法;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银杏粉制作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政杜,未经何政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