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加骨密度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6007.4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刚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61K38/40;A61P19/10;A61K36/481;A61K36/533;A61K36/734;A61K36/484;A61K36/537;A61K38/17;A61K33/10;A61K33/14;A61K31/7008;A61K31/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密度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用于中老年骨质疏松、具有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钙营养对骨代谢的影响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成年中后期和老年期充足的钙供给,有助于保持骨量和减少骨量的丢失,选择钙制剂,应考虑其含钙量,是否含维生素D,生物利用度,临床应用情况和完全性等问题。
根据WHO的定义: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为主要特征,骨组织的显微结构改变,伴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老人和多种慢性疾病患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而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预测我国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包括骨量减少)约有8400万,占总人口的6.6%,到2025年,患病率可达13.3%。
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骨强度及骨折的发生与骨矿含量有关。影响骨质丢失的因素,有高龄、绝经、钙摄入减少、体力活动少、嗜烟酒及药物等。与高龄有关的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和肠钙吸收能力下降。绝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骨代谢还受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三种钙调节激素调节,这三种激素的分泌失调也是患病的一个直接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一般认为与性激素缺乏、钙丢失或钙摄入不足、缺少活动等因素有关,或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骨量丢失,骨小梁显微结构破坏,骨的力学性能下降。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人体骨骼中钙的流失引起的。人体骨骼主要由钙和胶原蛋白两部分构成,其中钙盐占2/3,胶原蛋白占1/3。胶原蛋白在骨质中呈网状结构,能够使骨的硬度和韧性增强。胶原蛋白和钙的关系就像水泥和沙子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最科学的方法是同时补充钙与胶原蛋白。这样,钙才能在胶原蛋白的黏合下,沉积在骨骼中,增强骨的韧性、硬度。也就是说,只有摄取足够的胶原蛋白,人体对钙才能够有正常的吸收和利用,骨质疏松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单纯补钙,不补胶原蛋白,弊端重重
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维生素D加钙制剂、氟化物、降钙素、雌激素、阿法D3等。其中有的药价格昂贵,有的毒副作用大,且疗效不肯定,皆非理想药物,故临床难于推广。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保健食品保健的更高要求,采用中医药和因子联合防治骨质疏松的保健食品应用前景广阔。
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简称CPPs)是从牛乳酪蛋白中分离提纯得到的富含磷酸丝氨酸(Serp)的天然活性短肽,,其产品分子量不均一。可在小肠内与钙、铁等矿物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将钙与CPPs应用于各类食品中,可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提高其应用价值,使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重视。
CPPs由于其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因而是开发制造钙、铁食品的关键性原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成功应用于食品的生理活性肽,其正是人类保健十分需要的,因此已被科学家视为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原料。
CPPs是由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经酶水解、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类富含磷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的活性肽。经酶分解所产生的CPPs区结构主要有:αSl(43-58)2P、αS1(59-79)5P、αS2(46-70)4P、β(1-28)4P、β(33-48)1P,动物体内分离的CPPs比体外水解产物短,却有相同的结构,不同的CPPs结合钙离子的能力差异很大,这可能与距磷酸结合位点较远的氨基酸残基有关。
CPPs的核心部位能抵抗胃肠消化酶的攻击而阻止其分解,因而在体内仍能发挥生理。这一核心结构的磷酸肽分子中带有高度负电荷,是由3个磷酸丝氨酸残基组成一个-Ser(P)-残基簇,后面紧接着2个-Glu-残基组成的,即为-SerP3/SerP3/SerP3/Glu3/Glu-Glu-,现已证明这个结构是发挥其生物活性必不可少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刚,未经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