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金属层图形化方法、铜插塞、栅极和互连线的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06729.2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鹏;洪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图形 方法 铜插塞 栅极 互连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金属层的图形化方法,铜插塞的形成方法,铜栅极的形成方法,以及铜互连线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业中,铝是最早用于作为互连的金属,而且它在硅片制造业中仍然是最普遍的互连金属。但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金属导线也随之变细,一方面导致金属电阻R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电阻的增加,使产生的热量增多,加剧了铝的电迁徙现象,降低了铝的可靠性。单位芯片面积上器件的密度的持续增加,使得介于介质材料之间,且间隔紧凑的导线与位于导线之间的介质材料起到了电容C的作用。由于电阻R和电容C的增加,带来了严重RC延迟问题,使芯片性能下降。
与铝金属相比,铜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铜的电阻率为1.7μΩ/cm,而铝的为2.7μΩ/cm。由于铜的电阻小,在承受相同的电流时,铜横截面积比铝小,更窄的线宽允许更高密度的电路集成;铜横截面积的降低也使相邻导线间的寄生电容减小,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度;还能降低功耗。而且铜的抗电迁徙能力比铝好(Cu<107A/cm2,Al<106A/cm2),不会因为电迁徙产生连线孔洞,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因此,采用铜作为互连金属,可以满足高频、高集成度、大功率、大容量和使用寿命长的要求。铝互连工艺已逐渐被铜互连工艺所代替。
但铜在氧化硅和硅中的扩散速度很快,可能导致很高的漏电流和介质层击穿,为此需要在铜互连线和半导体基底之间设置防止铜扩散的阻挡层。铜的另一个缺点是在采用含Cl等离子体刻蚀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为非挥发性物质,在刻蚀中,还存在刻蚀速率慢、所需温度高以及刻蚀后刻蚀面粗糙的缺点,这是限制铜作为互连金属的主要技术障碍。
为了克服铜刻蚀难的缺点,现有技术中采用大马士革法进行铜互连制作。大马士革法的主要步骤是先对介质层进行刻蚀,产生制作互连金属所需的沟槽和通孔,然后在所述沟槽、通孔底部和侧壁上沉积金属阻挡层和铜籽晶层,接着在所述沟槽内淀积金属铜,并将所述沟槽和通孔填满,最后使用CMP(化学机械平坦化)技术清除额外的金属铜。于2012年12月5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2810508A的中国专利文献揭示在制作沟槽和通孔时,介质层极易受到等离子体的损伤,湿法清洗后,该沟槽和通孔侧壁处的介质层会呈现弓形(bowing)的形状,对后续的金属阻挡层和铜籽晶层淀积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该工艺在特征尺寸达到30nm以下时很难再适用,因为淀积完金属阻挡层和铜籽晶层后,沟槽和通孔被基本填满,无法再继续淀积铜金属层,沟槽和通孔无法得到致密填充,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
综上所述,导致铜作为互连金属的瓶颈在于铜的图形化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难以图形化铜金属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金属层的图形化方法,包括:
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铜金属层,在所述铜金属层上形成图形化的掩膜层;
以所述图形化的掩膜层为掩膜,对暴露的铜金属层进行离子注入,所述离子注入的注入离子中含有卤素离子,所述暴露的铜金属层进行离子注入后形成铜卤材料层;
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
可选地,对所述暴露的铜金属层进行离子注入时,离子注入的深度等于铜金属层的厚度。
可选地,对所述暴露的铜金属层进行离子注入时,离子注入的深度小于铜金属层的厚度;重复所述离子注入和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的步骤,直至所述暴露的铜金属层被完全去除。
可选地,所述卤素离子为Cl离子、Br离子或其组合。
可选地,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的方法为干法刻蚀,所述干法刻蚀的刻蚀气体中含有Ar和含氯气体、含溴气体、含氟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的方法为湿法刻蚀,所述湿法刻蚀的刻蚀液为水、FeCl3的水溶液或(NH4)SO4的水溶液。
可选地,在10-90℃温度下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
可选地,在进行离子注入后,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前,对铜金属层进行退火处理。
可选地,在进行离子注入后,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前,仅对所述暴露的铜金属层进行退火处理。
可选地,至少在进行一次离子注入后,去除所述铜卤材料层前,对铜金属层进行退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输装置、传输方法、传输系统及等离子体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