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579.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关口弘幸;丸山匡;加藤宽基;柴田英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金玉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驾驶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本车辆的前方立体物,进行引入独立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的自动制动等的驾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当本车辆与车辆等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较高时,通过进行引入独立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的自动制动等的自动制动控制,以此试图防止碰撞的各种驾驶辅助装置被提出和得到实际应用。
在这种驾驶辅助装置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操作辅助动作的如下技术:当连接于车辆的行驶路径的连接路径的宽度为预定阀值以下,并且连接部附近的视野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将用于避免碰撞的辅助动作设定为容易操作(执行)而缩短自动制动控制等的操作时间,以防止驾驶员对用于避免碰撞的辅助动作的执行感到厌烦的同时,可迅速而切实地避免碰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0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这种驾驶辅助装置中,有一种情况为,虽然在控制的层面上判断为与障碍物碰撞的可能性较高而执行了自动制动控制,但是从驾驶员的感觉上却判断为可以避免与障碍物的碰撞。
对此,为了使控制与驾驶员的感觉一致,可以考虑当油门开度为设定阀值以上时,判断为驾驶员有主动加速的意图而解除自动制动控制。
然而,例如在行驶于上坡路时等充分踩踏油门踏板的状态下执行自动制动控制的情况下,存在难以根据油门开度明确判断驾驶员有自动制动控制解除的意图。另一方面,如果将用于解除自动制动控制的油门开度的阀值设置过高,则存在该解除判定缺乏有效性的顾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明确反映驾驶员的意图而切实消除不必要的自动制动控制操作的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具有:立体物信息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前方立体物信息;碰撞可能性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本车辆与所述前方立体物之间的碰撞可能性;制动控制单元,当判定为所述本车辆与所述前方立体物之间的碰撞可能性较高时,执行用于防止与该前方立体物碰撞的自动制动控制;置信度判定单元,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判定所述前方立体物作为所述自动制动控制的控制对象是否为信赖度较高的立体物;解除单元,在判定为与所述前方立体物的碰撞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判定该前方立体物作为所述控制对象的置信度较低且判定出油门开度的增量为设定值以上时,解除所述自动制动控制的执行。
如果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则能够明确反映驾驶员的意图而切实消除不必要的自动制动控制的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搭载于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为表示自动制动控制的执行判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控制对象的置信度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自动制动控制的解除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车辆(本车辆) 2:驾驶辅助装置
2a:立体摄像组件 3:立体摄像机(立体物信息检测单元)
4:立体图像识别装置(立体物信息检测单元)
5:行驶控制单元(碰撞可能性判定单元、制动控制单元、置信度判定单元、解除单元)
7:引擎控制单元 8:制动控制单元
9:变速控制单元 17:节流阀
18:制动助力器 22:油门开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为搭载于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为表示自动制动控制的执行判定程序的流程图,图3为表示控制对象的置信度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图4为表示自动制动控制的解除判定子程序的流程图。
在图1中,符号1表示汽车等车辆(本车辆),在该车辆1中搭载有驾驶辅助装置2,该驾驶辅助装置2具有当与前方车辆等前方立体物碰撞的可能性较高时,通过引入独立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的自动制动等而进行自动制动控制,以此试图防止碰撞的碰撞防止功能。
该驾驶辅助装置2以立体摄像组件2a为中心构成主要部分,该立体摄像组件2a例如具有成一体的立体摄像机3、立体图像识别装置4、行驶控制单元5。并且,该立体摄像组件2a的行驶控制单元5中可相互通信地连接有引擎控制单元(E/G_ECU)7、制动器控制单元(BRK_ECU)8、变速器控制单元(T/M_ECU)9等各种车载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遥控钥匙
- 下一篇:一种一字顶帐篷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