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887.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祐一;原田信介;星保幸;岩室宪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场效应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
背景技术
纵型的MOSFET(MOS电场效应晶体管)那样的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形成于碳化硅基板上的开关元件,一直以来被用于半导体装置中。在本说明书中例示了碳化硅纵型MOSFET作为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此。
图6中表示作为以往的碳化硅(以下简称为“SiC”。)电场效应晶体管之一的N沟道MOSFET的截面构造。
在N型SiC基板1的表面形成N型SiC层2,在该N型SiC层2的表面形成多个P型区域3,在P型区域3的表面形成N型源极区域4和P型接触(contact)区域5,进而在N型源极区域4和P型接触区域5的表面上形成源极电极8。此外,在N型源极5间的P型区域3与N型SiC层的表面上经由栅极绝缘膜6形成栅极电极7。此外,在背面侧形成漏极电极9。
此外,图7为在表面上采用P型SiC层所形成的其他的N沟道MOSFET的截面构造图。在N型SiC基板1的表面形成N型的SiC层2,在该N型SiC层2的表面形成多个P型区域10。进而在表面上形成P型SiC层11。进而在没有形成P型区域10的N型SiC层2上的P型SiC层11上形成N型区域12,进而在P型碳化硅层11的表面上形成N型源极区域4和P型接触区域5,进而在N型源极区域4与P型接触区域5的表面上形成源极电极8。此外,在N型源极5间的P型区域3与N型碳化硅层表面上经由栅极绝缘膜6形成栅极电极7。此外在背面侧形成漏极电极9。
在图6以及图7构造的MOSFET中,相对于源极电极8而言,在对漏极电极9施加了正电压的状态下对栅极电极7施加栅极阈值以下的电压的情况下,由于P区域3与N型SiC层2或者P型SiC层11与N型区域12之间的PN结是被逆偏置的状态,因此不流动电流。
另一方面,如果对栅极电极7施加栅极阈值以上的电压,则通过在栅极电极7正下方的P型区域3或者P型SiC层11的表面上形成反转层,从而流动电流,因此通过对栅极电极7施加的电压能够进行MOSFET的开关动作。
但是,在对漏极电极施加了高电压的情况下,尤其在MOSFET截止等时处于对漏极电极施加了高电压的状态。此时如果对栅极绝缘膜施加大的电场,则有时栅极绝缘膜的绝缘破坏和栅极绝缘膜的可靠性显著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11217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对漏极电极施加了高电压时,实现不会对栅极绝缘膜施加大的电场,能够提高栅极绝缘膜的破坏耐量的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的课题,通过以下的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被解决。
(1)、一种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具备:
第1导电型的碳化硅基板和在该第1导电型碳化硅基板表面上形成的低浓度的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
在该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表面上选择地形成的第2导电型区域;
在该第2导电型区域内形成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
在第2导电型区域内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之间形成的高浓度的第2导电型区域;
与该高浓度的第2导电型区域以及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电连接的源极电极;
在从形成于相邻的第2导电型区域上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到第2导电型区域以及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上所形成的栅极绝缘膜;
形成于该栅极绝缘膜上的栅极电极;和
在第1导电型碳化硅基板的背面侧上的漏极电极,
该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在第2导电型区域与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之间设置雪崩产生单元。
(2)、一种碳化硅纵型场效应晶体管,具备:
第1导电型的碳化硅基板和在该第1导电型碳化硅基板表面上形成的低浓度的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
在该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表面上选择地形成的第2导电型区域;
在该第2导电型区域内形成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
在第2导电型区域内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之间形成的高浓度的第2导电型区域;
与该高浓度的第2导电型区域以及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电连接的源极电极;
在从形成于相邻的第2导电型区域上的第1导电型源极区域到第2导电型区域以及第1导电型碳化硅层上所形成的栅极绝缘膜;
形成于该栅极绝缘膜上的栅极电极;和
在第1导电型碳化硅基板的背面侧上的漏极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