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减震调控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8687.3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宇文旋;张军;王斌华;韩宁;黄明明;刘新昊;王长帅;李珊珊;曹士伟;秦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06 | 分类号: | B60B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减震 调控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可根据路况或行车状况进行减震系数自适应调控的车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的车轮都能够通过充气轮胎来减震,然而,气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需要增大气体压强,使得轮胎非常容易爆破。另外,通过充气轮胎减震,车轮减震系数是相对固定的,车辆不能根据行车状况或者路况自动做出对车轮减震系数的调整;如果轮胎的气压较大,在车辆经过坎坷的路面时,车辆的舒适性较差。如果车辆的轮胎的气压较小,那么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则较差,容易发生加速后蹲,制动俯冲,转弯侧倾等不良现象。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以轮辐减震为结构特点,车辆可根据路况或行车状态进行自适应调节的车轮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减震调节车轮系统,该系统能够使车辆可以根据路况或行车状况对车轮的减震系数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实现车辆能够表现出较好的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轮减震作用不明显、车轮减震系数不可自动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减震调控车轮,包括轮圈、轮毂,其中轮圈外部设置有轮胎,轮圈中心内部设置有轮毂,在轮圈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轮辐,每个轮辐通过减震轮辐与轮毂相连,其中减震轮辐的两端套分别套嵌于轮辐与轮毂的内部;在轮毂的中心设置有凸轮转盘的盘体,凸轮转盘的盘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轮转盘壳体,使得转盘壳体与凸轮转盘盘体之间形成滑穴;在凸轮转盘的盘体一侧固定有同轴的蜗轮,蜗轮通过蜗杆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连;
所述的减震轮辐,包括滑块,滑块的一侧与凸轮转盘的盘体上的的凸轮相接触,且滑块在滑穴空间内沿凸轮转盘的盘体的凸轮表面进行相对滑动;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端开放式的减震轮辐内套筒,减震轮辐内套筒内部分别设置有阻尼减震器和减震弹簧,其中减震弹簧同轴嵌套在阻尼减震器的外侧,沿减震轮辐内套筒一端外侧嵌套有与减震轮辐内套筒相配合的减震轮辐外套筒,沿减震轮辐内套筒的另一端外侧嵌套有第一橡胶套筒,第一橡胶套筒与减震轮辐外套筒之间存在间隙;在减震轮辐外套筒外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套筒。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所述的轮毂上设置有中心护盘盖子。
所述的滑块与凸轮转盘的盘体的凸轮相接触表面的曲率与凸轮转盘的盘体上的凸轮的曲率相同。
所述的凸轮转盘的盘体的凸轮曲面最高点与曲面最低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减震轮辐内套筒顶端与减震轮辐外套筒底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使车轮在比较坎坷的路面上行 驶时自动加强其减震的性能,以示驾驶者获得较好的舒适感;而在比较平坦的路面上自动减弱其减震性能,使车辆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使得车辆能够满足不同路况的减震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即减震轮辐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凸轮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本实用新型中凸轮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以下含义:1.第一传动齿轮,2第二传动齿轮.,3.蜗杆,4蜗轮转轴,5蜗轮,6轮福,7.减震轮辐,8.蜗轮蜗杆和齿轮的壳体,9.轮毂,10.中心护盘盖子,11.凸轮转盘的转轴,12.键槽,13.凸轮转盘的盘体,14.滑穴,15.凸轮转盘壳体,16.第一橡胶筒,17.第二橡胶筒,18.滑块,19.圆柱销孔,20减震轮辐外套筒,21.阻尼减震器,22.减震弹簧,23减震轮辐内套筒,24.轮胎,25.轮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8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