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传感器实现驻车状态识别的方法及自动监测智能咪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38730.0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6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国;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17/24 | 分类号: | G07F17/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传感器 实现 状态 识别 方法 自动 监测 智能 咪表 系统 | ||
本申请得到校级应用项目资助,项目号:52xk11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边停车管理设备及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组合传感器实现驻车状态识别的方法及自动监测智能咪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速增长,停车难已经是困扰城市的顽疾,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道路两侧作为停车空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咪表作为路边停车管理设备将被大量使用,但传统咪表由于存在着计费与泊车脱节的问题,也就是说,咪表本身不能监督泊车一定刷卡的效果,一直以来只是最为一种辅助手段,还需要借助大量的人力才能保证泊车与收费的联动,这样就增加了人力成本,同时又带来了管理人员用人工收费代替咪表刷卡,进而私占收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组合传感器实现驻车状态识别的方法及自动监测智能咪表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组合传感器实现驻车状态识别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超声波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在车位顺行方向右侧距离车位前端线垂直距离150cm,高度80cm,照射角度与车行方向垂直; 红外热释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在在车位顺行方向右侧距离车位前端线垂直距离1800cm,高度80cm,传感器照射角度与车行方向成45°;
该方法包括两个步骤:车辆泊车的检测过程和车辆驶离的检测过程;
在车辆泊车的检测过程中,首先,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阈值距离内障碍物,发出信号,启动红外热释传感器进一步检测具有移动热源特性的物体,检测到具有移动热源特性的物体后,红外热释传感器将持续跟踪该物体直至到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将一直开启,两个传感器的信号互为补充,分别作为对方判断的前提条件。物体静止后,红外热释传感器保持原状态并延迟30s进一步判断泊车动作是否结束,如信号状态不变且超声波信号仍保持,则可判断泊车条件成立;
在车辆驶离的检测过程中,首先红外热释传感器先探测到热源物体的的移动信号,再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信号从持续到中断且2s内检测不到持续的信号,可判断为车辆驶离车位;从而完成对整个驻车过程的识别与监测。
本发明的自动监测智能咪表系统,包括咪表主控单元、电源单元、读卡器单元、驻车检测单元和无线远传单元;驻车检测单元设置有两种传感器,分别是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热释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在车位顺行方向右侧距离车位前端线垂直距离150cm,高度80cm,照射角度与车行方向垂直; 红外热释传感器安装的位置在在车位顺行方向右侧距离车位前端线垂直距离1800cm,高度80cm,传感器照射角度与车行方向成45°;。
所述的咪表主控单元包括MSP430单片机、操作键盘、LCD显示屏,咪表主控单元通过对键盘和屏幕的管理实现对咪表的基本操作,通过对各单元的信息读取、分析进而完成相应的控制操作。
所述的无线远传单元采用射频无线模块。
所述的电源单元采用太阳能供电。
所述的电源单元采用非晶硅光伏板实现光电转换,利用锂电池存储电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两个传感器组合工作实现对泊车状况的自动监测,通过泊车状况的自动监测而实现泊车与刷卡的联动,并将相应信息上传汇总完成统计、发布等功能,完全取代了人工干预,完全杜绝了泊车时长与收费不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泊车检测过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驶离检测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动监测智能咪表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出发点就是将车位泊车状态与咪表数据相互关联,而在智能咪表停车管理系统中,对于停车场的停车位是否有车辆正常泊车的正确判断,是确定系统能力的关键技术,由于一般的咪表设施大部分装在路边,这样一个开放环境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第一, 如何正确识别机动车经过与停驶两种状态的区别;
第二, 区分机动车与其他物体的区别(如非机动车,行人等);
因此,有效的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是实现咪表停车智能化的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8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板状构件的反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