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豆包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3516.7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5 | 分类号: | A23L1/10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3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包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豆包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粘豆包是满族传统食品,具有上千年历史,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生产,主要做法是:1.大黄米粘豆包:将大黄米、糯米分别粉成面,再将大黄米面、糯米面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发酵出酸味即可;2.粘玉米面豆包:将粘玉米发酵十天左右,磨成面浆,滤干水分后和面;3. 糯米面豆包:将糯米与大米按6:4的比例混在一起,泡上十天左右,磨成面浆和面。豆包馅子可用红芸豆,也可用红小豆,将豆子煮熟制馅即可。用和好的面来包馅,粘豆包就制作好了,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豆包,食用时口感酸,油炸时易崩。因其不易消化,不易多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粘豆包在食用时口感酸、油炸时易崩且不易消化的问题,本发明对粘豆包传统配方及方法进行了改良,口感好,油炸时不会崩,多食不会伤脾胃。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粘豆包,包括面皮、包在面皮中的豆馅,面皮成分包括下面三种中的任意一种:
大黄米面和笨玉米馇子面的混合面,或者
粘玉米面,或者
糯米面和大米面的混合面,或者
糯米面和笨玉米馇子的混合面,
所述面中加入小米面和大豆面,所述小米面占其它干物质面的整体重量的比例为1/20~1/40,所述大豆面占其它干物质面的重量的比例为1/40~1/60,加水和面至不粘手即可。
所述大黄米面与笨玉米馇子面的质量比6:4,小米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28~1/32,大豆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48~1/52。
所述粘玉米面、小米面、大米面的重量比例为:32~38:0.8~1.2:0.5~0.9。
所述糯米面与大米面的质量比为6:4,小米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30~1/34,大豆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50~1/54。
所术糯米面与笨玉米馇子的质量比为6:4,小米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30~1/35,大豆面占前述混合面的质量比例为1/48~1/55。
一种粘豆包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原料:
颗粒状大黄米和笨玉米馇子,或者
颗粒状粘玉米,或者
颗粒状糯米和大米,
上述四组原料任选一种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30天;然后将米捞出,放入清水中冲洗5~7次;再将米放入水磨机中磨成水磨面浆,再装入袋中,压实,滤出水分;
B.将小米和大豆磨成粉面,加入A步骤所得压好的面中,然后和面至不粘手;其中,小米与A步骤所选原料的重量比为1:20~1:40,大豆与A步骤所选原料的重量比为1:40~1:60;
C.制馅;
D.包团。
A步骤中,大黄米泡制时间为15~20天,笨玉米馇子的泡制时间为20~25天,粘玉米泡制时间为25天~30天。
本发明在原料中加入小米和大豆,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而且豆包不易消化,小米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加入小米可使豆包筋道,即没有酸味,又油炸不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粘豆包,包括面皮、包在面皮中的豆馅,所述面皮成分为下面三种中的一种:
1.大黄米面和笨玉米馇子面的混合面。
2.粘玉米面。
3.糯米面和大米面的混合面。
4.糯米面和笨玉米馇子的混合面。
在上面四组面中任选一种做为基础原料,加入小米面和大豆面,小米面占基础原料的整体重量比例为1/20~1/40,大豆面占基础原料重量的比例为1/40~1/60,加水和面至不粘手即可。实验证明,加入此种比例的小米和大豆,可有效中和基础原料中的酸味,使豆包味道更好。另外,小米和大豆相对于豆包的基础原料,具有韧性大的优点,因此豆包筋道,口感好。
它的制作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选择基础原料:
颗粒状大黄米和笨玉米馇子,或者
颗粒状粘玉米,或者
颗粒状糯米和大米,或者
颗粒状糯米和笨玉米馇子,
将四组基础原料任选一种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0~30天;然后将米捞出,放入清水中冲洗5~7次;再将米放入水磨机中磨成水磨面浆,再装入袋中,压实,滤出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天一生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35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胰岛素泵
- 下一篇:服务器的内存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