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206.1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浩二;长谷川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小了车辆行驶时车身的空气阻力的车辆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时车身前部受到空气阻力。作为降低车身前部的空气阻力的技术,公知各种在前部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侧角部设置曲面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图3)。)。
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前保险杠的侧角部上,形成有曲面状的碗型突起面。使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绕过碗型突起面,并对朝向车身侧面的气流进行整流,从而抑制气流的剥离。
该技术是适用于如下设计的车辆的技术,即:前轮前方的侧部附近具有朝向后方侧并向外侧倾斜的前保险杠。即使不在前保险杆的侧角部设置碗型突起面,如专利文献1的图8的虚线所示,通过使前保险杆处的侧角部的向后方侧的倾斜角平缓,通常也能够降低空气阻力。
另外,在某种类型的汽车中,公知如下情况:假设在侧角部上不设置曲面而具有棱角的情况下,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绕过侧角部时剥离,空气阻力变大。因而,期望在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不剥离的程度下,在侧角部上确保小的曲面。
一般情况下,厢式货车或厢式(van type)车辆,为了在规定的总长和总宽的范围内确保车室内的容量,有时会采用车辆前表面的侧角部为棱角形状的设计,因此能够将包括前保险杆在内的车辆前表面的侧角部的向后方的倾斜平缓地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阻力的降低。
然而,近年来,因为谋求在规定的总长和总宽的范围内尽量增大车室内的容量,所以考虑相对于用于形成车辆前表面的车辆前表面部,使前轮尽可能接近地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可能会导致用于形成车辆左右的侧表面的车辆侧表面部和车辆前表面部之间成为过度的棱角形状,无法形成使来自车辆前方的气流不剥离程度的平缓的倾斜(小曲面),因此在车辆侧表面部发生气流的剥离,空气阻力降低变得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624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能够谋求降低前轮与车辆前表面部接近的车辆的空气阻力。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其包括:形成车辆的前表面、从车宽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外侧大致平面状地延伸的车辆前表面部;形成所述车辆的左右的侧表面、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具有前轮用轮拱的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以使所述车辆前表面部和所述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之间连续地相连的方式形成的左右的侧角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的侧角部具有向车辆前方鼓出的左右的鼓出部,所述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在所述左右的轮拱所处位置的高度方向的范围内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辆前方,所述左右的鼓出部,形成为从该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向所述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平缓后退的弯曲状。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轮拱,在与所述车辆前表面部最为接近的部位上具有前端部,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相同的高度。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前表面部和左右的鼓出部的边界处形成有左右的槽部,该左右的槽部,随着从左右的轮拱的前端部趋向于上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
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槽部以沿着左右的轮拱的方式,相对于该左右的轮拱大致同心圆状地形成,并且延伸至该左右的轮拱的上端部。
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侧角部,设有与左右的轮拱相比位于上方的左右的头灯单元,该左右的头灯单元,具有与左右的车辆侧表面部相比向车宽外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部,左右的槽部延伸至左右的突出部的下表面附近。
技术方案6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车辆前表面部具有用于将气流导入至空冷装置的导入口,该导入口相对于左右的鼓出部的前端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技术方案7的发明,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在左右的鼓出部之间的前方延伸部,该前方延伸部位于导入口的下方并且与导入口相比位于车辆前方。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1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in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洋石油设施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