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自动化的换档变速器进行换档控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2055.2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兰·梅尔;弗洛里安·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3/40;F16H61/682;F16H61/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地址: | 德国腓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化 换档 变速器 进行 控制 方法 | ||
1.用于对自动化的换档变速器(SG)进行换档控制的方法,变矩离合装置(WSK)传动技术上前置于所述自动化的换档变速器,所述变矩离合装置
包括液力变矩器(TC),所述液力变矩器具有与构造为涡轮增压的内燃机的驱动马达(VM)的传动轴(2)连接的泵轮(4)和与中间轴(8)连接的涡轮(3);
此外包括具有与所述中间轴(8)处在传动连接中的转子(6)的缓行器(RT);
以及包括构造为自动化的摩擦离合器且布置在所述中间轴(8)与所述换档变速器(SG)的输入轴(11)之间的分离离合器(K),
其中,在牵引换档(牵引换高档或牵引换低档)期间,所述换档变速器(SG)的所述输入轴(11)通过换档开始时进行的负载下降来保持尽可能无力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轴(11)上所述负载下降在维持由所述驱动马达(VM)输出的马达力矩(MVM)的情况下,通过在所述缓行器(RT)内吸收相应高的制动力矩(MRT)来造成,其中,由所述缓行器(RT)吸收的制动力矩(MRT)在所述牵引换档开始时(t=t0至t1)被提高到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力矩(MVM)上(|MRT|=|MVM|)并在所述牵引换档结束时(t=t2至t3)又被降为零(MRT=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引换低档的情况下所述分离离合器(K)尽可能保持闭合,并且目标档位的同步化通过提高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转速(nVM)进行。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引换高档的情况下所述分离离合器(K)尽可能保持闭合,并且目标档位的同步化通过降低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转速(nVM)进行。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离合器(K)在所述牵引换档期间为了阻尼出现的扭矩峰值被保持直至滑差界限地打开。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引换低档的情况下所述分离离合器(K)被完全打开,目标档位的同步化借助变速器内部的同步化装置进行,并且所述中间轴(8)的转速适配在闭合所述分离离合器(K)之前通过提高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转速(nVM)进行。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引换高档的情况下所述分离离合器(K)被完全打开,目标档位的同步化借助变速器内部的同步化装置进行,并且所述中间轴(8)的转速适配在闭合所述分离离合器(K)之前通过降低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转速(nVM)进行。
7.按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马达转速(nVM)的提高通过短时间提高由所述驱动马达(VM)输出的马达力矩(MVM)和/或通过短时间降低由所述缓行器(RT)吸收的制动力矩(MRT)来产生。
8.按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马达转速(nVM)的降低通过短时间减少由所述驱动马达(VM)输出的马达力矩(MVM)和/或通过短时间提高由所述缓行器(RT)吸收的制动力矩(MRT)来产生。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机组上以较低调节动态(驱动马达(VM)或缓行器(RT))控制地调整所述牵引换档的目标力矩,以及在机组上以较高调节动态(缓行器(RT)或驱动马达(VM))调节地调整所述牵引换档的目标转速。
10.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变矩器(TC)的所述泵轮(4)与所述涡轮(3)之间的锁止离合器(K0)在所述牵引换档期间为了阻尼出现的扭矩峰值被保持至少直至滑差界限地打开。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由所述驱动马达(VM)输出的马达力矩(MVM)高于能由所述缓行器(RT)吸收的制动力矩(MRT)时,所述驱动马达(VM)的马达力矩(MVM)被降到一能由所述缓行器(RT)吸收的制动力矩(MRT)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0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