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497.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璋;汤绍康;吴枝泉;吴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8 | 分类号: | A23L1/28;A01G1/04;C05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制作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Fr) Link)又名北冬虫夏草、蛹虫草。属于子囊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古医书记载及现代研究表明北虫草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相似,具有滋补作用和多种药效,可以与人参、鹿茸相媲美,即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又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虫草的神奇功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肯定。生产北虫草是用粮食优质大米或小麦为原料,添加一些抗杂菌药物,产品只利用子座一小部分,粮食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粮食优质大米,但不添加任何药物,大米经北虫草菌转化产生子座后制成北虫草菌粉,粮食全部被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母作:菌株接种至母种培养基中获得母种;(2)复壮培养:母种接种至原种培养基上获得原种,然后对其进行栽培养殖;或者将原种接种到栽培袋内的栽培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然后对其进行栽培养殖;(3)培养:采用的培养基为:大米+生活饮用水,二者的重量比为1:1.3-1.5,培养基灭菌后接种,接种量为10%~15%,接种后,移至培养室培养;(4)采收: 当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时,采收子座和子实体,进行后续加工;(5)脱水干燥;(6)超微粉碎。
所述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土豆200克/升、脱脂奶粉10克/升、磷酸二氢钾2克/升、硫酸镁1克/升、葡萄糖25克/升、柠檬酸氨1克/升、蛋白胨2克/升、琼脂18克/升。
所述原种培养基或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土豆200克/升、脱脂奶粉15克/升、玉米粉30克/升、磷酸二氢钾1克/升、硫酸镁0.5克/升、蔗糖20克/升、柠檬酸氨1克/升、蛋白胨2克/升。
步骤(3)所述培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虫草菌丝体的生长阶段,现象为白色菌丝长到占培养基的75-85%,管理措施如下:
①温度:17℃~22℃;
②湿度: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为60%;
③光照:暗培养;
第二阶段是虫草子实体的形成阶段,现象为白色菌丝→黄色菌丝→原基形成,管理措施如下:
①温度: 16~24℃;
②湿度: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
③光照:光照强度100~200LX,每天18小时;
④通风:开窗通风;
第三阶段是虫草子实体的生长阶段,管理措施:
①温度:18℃~24℃;
②湿度:培养室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③光照:光照强度200~500LX,每天12小时;
④通风:开窗通风。
所述北虫草菌粉的应用如下:
(1)作为食品添加剂,制作面条、豆丝、面包、饼干以及一些膨化食品时加入2-5%北虫草菌粉;
或(2)制作调味品原料之一,将北虫草菌粉和食盐、味精混合,配制成调味品;
或(3)烹调佐料,在煮肉汤或鱼汤时加入北虫草菌粉;
或(4)制作代泡虫草茶。
本发明的北虫草菌粉生产,同样采用粮食优质大米,但不添加任何药物,大米经北虫草菌转化产生子座后制成北虫草菌粉,粮食全部被利用,产品香味浓厚。经检测北虫草菌粉含蛋白质31.75%(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17种氨基酸总量为20.01%(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总糖为6.07%(GB/T 5009.7~8-2003 食品中还原糖和蔗糖的测定方法)、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等药用成分,并含桔黄色天然的色素。从原材料到产品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饮料行业。可用于制作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原料、烹调佐料、代泡虫草茶等。北虫草菌粉制作工艺简易,技术易学,适于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1)液体菌种制作:
①母种培养基(克/升)土豆200克、奶粉1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克、葡萄糖25克、柠檬酸氨1克、蛋白胨2克、琼脂18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