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0764.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杨柳;陈加超;刘明华;蒋大伟;张岩;应卓凡;陈鑫;吴桂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7 | 分类号: | B60T13/57;F16K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液压 制动 真空 助力 系统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伺服液压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在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技术领域,单向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向阀安装在真空助力器和制动真空源之间,用于确保真空助力器内部的真空度不低于真空源的真空度,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在内外气压差作用下产生助力,增大制动作用力,实现车辆安全减速或停车。目前,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多集成在连接真空助力器与真空源的真空软管中,真空软管内径8~10mm,由于外径尺寸限制,内置单向阀通气孔截面外直径3~4mm,通气孔较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气流通速度慢,补充真空度需要的时间较长,降低了车辆安全性,在紧急制动或连续制动等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真空度补充不及时导致制动助力减小,严重时可能出现整车制动力不足而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单向阀空气流量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以加大空气流量的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
实现上述目的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包括管状的阀座和瓶盖状的底座,所述阀座内中部设有对应配合的环状阀片和阀体,所述底座的内侧面设有管状的弹簧导管,底座的弹簧导管和阀体之间设有弹簧;与环状阀片对应的阀体上设有导向柱,当单向阀关闭时,阀体的导向柱配合位于环状阀片的通孔内;底座内侧面的弹簧导管内设有弹簧导柱,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弹簧导柱上。
所述阀体的导向柱长度为15~16㎜,导向柱端部为半球状。
所述弹簧导柱的长度为6~8㎜。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发明单向阀的空气流量达到1.38 ,空气流量大,可有效加大真空补充速度,提高紧急制动及连续制动等工况下的车辆安全性;
2、适用范围广:可通过基体接口结构及尺寸的调整,适应不同车辆的装配,同时,该单向阀也可用于涉及到空气单向流通的机械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打开状态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弹簧1、底座2、阀座3、阀体4、环状阀片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的单向阀包括管状的阀座3和瓶盖状的底座2,阀座3内中部装有对应配合的环状阀片5和阀体4;底座2的内侧面有管状的弹簧导管,底座2的弹簧导管和阀体4之间安装有弹簧1。与环状阀片5对应的阀体4上设有导向柱41,当单向阀关闭时,导向柱41配合位于环状阀片5的通孔内,导向柱41长度为16㎜,伸入量为15㎜,导向柱端部为半球状,见图1。底座2内侧面的弹簧导管内设有弹簧导柱11,弹簧1的一端套装在弹簧导柱11上,弹簧导柱11的长度为8㎜。
参见图2,当气体由阀座3的A口进入时,阀体4上移,此时,导向柱41的半球状端部位于环状阀片5的通孔处,气流从导向柱41的半球状端部与环状阀片5的通孔之间的间隙进入阀座3,再由阀座3的B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