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4860.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殷华湘;徐秋霞;陈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衬底(100),在该衬底(100)上形成栅堆叠;
b)形成环绕所述栅堆叠的偏移侧墙(220)以及环绕所述偏移侧墙(220)的伪侧墙(230);
c)在伪侧墙(230)两侧形成源/漏区(310);
d)去除所述伪侧墙(230)、以及所述偏移侧墙(220)位于衬底(100)表面的部分;
e)在所述偏移侧墙(220)的侧壁上形成掺杂侧墙(410);
f)使所述掺杂侧墙(410)中掺杂杂质进入衬底(100)中,形成源/漏扩展区(320);
g)去除所述掺杂侧墙(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半导体结构的掺杂层(400);
刻蚀所述掺杂层(400),形成环绕于所述栅堆叠的掺杂侧墙(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掺杂层(400)的材料为含掺杂的非晶硅、多晶硅、硼硅玻璃、磷硅酸玻璃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如果所述半导体结构的类型为PMOS,则所述掺杂层(400)中的杂质类型为P型;
如果所述半导体结构的类型为NMOS,则所述掺杂层(400)中的杂质类型为N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掺杂层(400)的掺杂浓度范围为1×1019cm-3至1×1021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准分子激光对所述掺杂侧墙(410)进行辐射,使所述掺杂侧墙(410)中掺杂杂质进入衬底(100)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源/漏扩展区(320)的掺杂浓度范围为5×1018cm-3至5×1020cm-3,其结深范围为3nm至50n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
以带有所述伪侧墙(230)的栅堆叠为掩模对所述衬底(100)进行刻蚀,在所述栅堆叠两侧形成第一凹陷(300);
以所述衬底(100)为籽晶,利用外延生长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凹陷(300)内形成源/漏区(3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源/漏区(310)材料的晶格常数不等于所述衬底(100)材料的晶格常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栅堆叠包括栅介质层(200)和伪栅极(2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g)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源/漏区(310)的表面形成金属硅化物层(330);
形成覆盖整个半导体结构的接触刻蚀停止层(420)以及第一层间介质层(500),并执行平坦化操作,以暴露所述伪栅极(210);
去除所述伪栅极(210)形成第二凹陷(510),在该第二凹陷(510)内形成栅电极层(610);
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500)上形成盖层(700)和第二层间介质层(800);以及
形成贯穿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800)、盖层(700)、第一层间介质层(500)以及接触刻蚀停止层(420)的接触塞(900)。
12.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
衬底(100);
栅堆叠,位于所述衬底(100)之上;
侧墙(220),位于所述栅堆叠的侧壁上;
源/漏扩展区(320),位于所述侧墙(220)下方以及两侧的衬底(100)中;
源/漏区(310),位于所述源/漏扩展区(320)两侧的衬底(10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8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蛙油复合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BVDV疫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