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维集成混合键合结构及其键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563.2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1/60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维 集成 混合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键合结构及其键合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三维集成混合键合结构及其键合方法,属于集成电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维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包括TSV(硅通孔)制作、晶圆减薄、薄晶圆拿持以及键合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存在极大的挑战性。其中键合技术包括了芯片-芯片(chip-to-chip)、芯片-晶圆(chip-to-wafer)以及晶圆-晶圆(wafer-to-wafer)键合等三种方式。对于上述三种键合技术,电气互连有两种材料,一是金属凸点,如Cu,Au等;二是钎料凸点互连,如Sn,In等。
三维集成电路使用金属凸点互连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很小的互连节距,Cu-Cu凸点键合可以获得优良的电性能和可靠性;其缺点是要求金属凸点具有很高的平整度,通常需要较高的键合温度(>300℃),以及特殊的表面处理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为降低键合温度,研究人员做了很多努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日本东京大学开发的表面活化键合技术(SAB, 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通过CMP(化学机械抛光)平整化,利用干法刻蚀获得纯净金属表面,并在高真空下完成键合过程。该方法虽然实现了了低温键合,但是工艺复杂,产率低,成本高,不适于大规模产业应用;具体见参考文献T. Suga, “Feasibility of 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 for ultra-fine pitch interconnection”, Proc. 2000 IEE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goy Conference (ECTC), 2000, pp.702-705.和T.H. Kim, M.M.R. Howlader, et al., “Room temperature Cu-Cu direct bonding using 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 method”, J. Vac. Sci. Technol. A, 21(2), 2003, pp. 449-453。
与金属凸点相比,钎料互连的主要优点是钎料液/固反应可以减小对键合界面平整度的要求,具体见参考文献K. Sakuma, P. S. Andry, C. K. Tsang, S. L. Wright, et al., “3D Chip-Stacking Technology with Through-Silicon Vias and Low-Volume Lead-free Interconnections”, IBM J. RES. & DEV. 52(6), 2008, p611-631。电镀凸点,特别是铜柱钎料凸点具有较好的电性能和可靠性,并能满足细节距和低成本要求,因而受到工业界青睐。由于三维集成往往需要多层芯片(晶圆)堆叠,因此需要保证后续的堆叠不影响已形成的互连结构。因此在钎料凸点键合基础上,瞬态液相(TLP, transient liquid phase)键合应用受到重视。所谓瞬态液相键合是指低熔点钎料键合后完全转变成金属间化合物(IMC),可以保证多层芯片堆叠的稳定性,具体见参考文献R. Agarwal, W. Zhang, P. Limaye, R. Labie, B. Dimcic, A. Phommahaxay, and P. Soussan, “Cu/Sn Microbumps for 3D TSV Chip Stacking”, Proc. 2010 IEE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goy Conference (ECTC), 2010, pp. 858-8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