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aN 单晶生长方法、GaN 基板制备方法、GaN 系元件制备方法以及GaN 系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4351.3 | 申请日: | 200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八百隆文;曺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技术使者株式会社;古河机械金属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EpiValley;伟方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40 | 分类号: | C30B29/40;C30B25/02;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an 生长 方法 制备 元件 以及 | ||
1.一种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铬层生长过程,在底层基板上生长铬层;
氮化过程,将所述铬层的至少表面氮化,生长铬氮化物层;
GaN缓冲层生长过程,在所述铬氮化物层上生长GaN缓冲层;
GaN层生长过程,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单晶GaN层;
所述铬氮化物层为(111)取向。
2.一种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氮化过程,将铬底层基板的表面氮化,生成铬氮化物层;
GaN缓冲层生长过程,在所述铬氮化物层上生长GaN缓冲层;
GaN层生长过程,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单晶GaN层;
所述铬氮化物层为(111)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过程中,通过包含氨的气体来进行氮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过程中,在500℃~1000℃的温度范围进行氮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aN缓冲层生长过程中,在800℃~1100℃的温度范围生长GaN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aN缓冲层生长过程中,使GaN缓冲层生长为50nm~30μm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基板的表面具有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GaN单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过选择性化学蚀刻使所述单晶GaN层从底层基板分离的分离过程。
9.一种GaN系元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
GaN单晶层生长工序,在底层基板上生长金属缓冲层、金属氮化物层、GaN缓冲层、以及GaN单晶层;
元件结构制备工序,在所述GaN单晶层上,制备GaN系元件结构;
芯片分离工序,将所述GaN单晶层和所述GaN系元件结构分离成多个芯片,
其中,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是铬层和铬氮化物层,
所述芯片分离工序包括如下工序:
接合工序,在所述GaN系元件结构上通过传导性特性良好的接合层接合传导性支撑基板;
1次划片工序,在被支撑在所述传导性支撑基板上的状态下将所述底层基板、所述金属缓冲层、所述金属氮化物层、所述GaN缓冲层、所述GaN单晶层以及所述GaN系元件结构进行划片,将所述多个芯片之间分离;
蚀刻工序,通过选择性化学蚀刻除去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分离所述底层基板;
2次划片工序,将所述传导性支撑基板进行划片,分离成所述多个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GaN系元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蚀刻工序中,通过所述1次划片工序中形成的所述多个芯片之间的空间,蚀刻溶液被供给到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
11.一种GaN系元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GaN单晶层生长工序,在底层基板上生长金属缓冲层、金属氮化物层、GaN缓冲层、以及GaN单晶层;
元件结构制备工序,在所述GaN单晶层上,制备GaN系元件结构;
芯片分离工序,将所述GaN单晶层和所述GaN系元件结构分离成多个芯片,
其中,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是铬层和铬氮化物层,
所述芯片分离工序包括如下工序:
1次划片工序,在被支撑在所述底层基板上的状态下将所述金属缓冲层、所述金属氮化物层、所述GaN缓冲层、所述GaN单晶层以及所述GaN系元件结构进行划片,将所述多个芯片之间分离;
接合工序,在所述GaN系元件结构上通过传导性特性良好的接合层接合传导性支撑基板;
蚀刻工序,通过选择性化学蚀刻除去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分离所述底层基板;
2次划片工序,将所述传导性支撑基板进行划片,分离成所述多个芯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GaN系元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蚀刻工序中,通过所述1次划片工序中形成的所述多个芯片之间的空间,蚀刻溶液被供给到所述金属缓冲层和所述金属氮化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技术使者株式会社;古河机械金属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EpiValley;伟方亮有限公司,未经东北技术使者株式会社;古河机械金属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同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株式会社EpiValley;伟方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3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用水杯保温套
- 下一篇:一种对细长钢管连续淬火的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