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钩鞍座及铁路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096.5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峰;李华;郑和平;赵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0 | 分类号: | B61G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钩 铁路 货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钩鞍座及铁路货车,属于铁路货车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翻车机进行卸货的铁路货车通常设置有固定车钩和转动车钩,通过转动车钩的转动实现翻车机的翻转卸货。
上述铁路货车通常设置车钩支撑座,以对转动车钩进行支撑,由于转动车钩的钩身为圆柱形,而其下部的车钩支撑座上表面为平面,由此出现因转动车钩钩身滚动而使钩头不正位的现象,导致转动车钩与固定车钩连挂不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钩鞍座及铁路货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钩鞍座,用于固定设置在铁路货车的车钩支撑座的上表面与转动车钩之间,其中,所述车钩鞍座设有用于与转动车钩钩身相配合接触的弧面和用于与所述车钩支撑座相卡接的卡接部。
如上所述的车钩鞍座,其中,所述卡接部具有内顶壁和内侧壁,所述内顶壁能与所述车钩支撑座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内侧壁为带有凸起部分的坡面,所述凸起部分用于与所述车钩支撑座的外侧壁卡接。
如上所述的车钩鞍座,其中,所述车钩鞍座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从而能够减轻车身自重,提高铁路货车的载荷能力。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包括固定车钩、转动车钩和车钩支撑座,其中,所述铁路货车还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车钩鞍座,所述车钩鞍座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车钩与所述车钩支撑座之间,且转动车钩的钩身与所述车钩鞍座的弧面相接触,车钩支撑座卡接于卡接部。
本发明提供的车钩鞍座及铁路货车通过在转动车钩与车钩支撑座之间设置车钩鞍座,在车钩鞍座上设置弧面对转动车钩进行限制,避免了转动车钩在发生滚动时钩头不正位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车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相配合卡接的车钩支撑座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钩支撑座; 11-上表面;
12-外侧壁; 2-转动车钩钩身;
3-车钩鞍座; 31-弧面;
32-卡接部; 33-内顶壁;
34-内侧壁; 35-凸起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钩鞍座,适用于带有转动车钩以及车钩支撑座的铁路货车,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车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如图1-3所示,车钩鞍座3用于固定设置在铁路货车的车钩支撑座1的上表面与转动车钩钩身2之间,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结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车钩鞍座3设有弧面31和卡接部32,该弧面31用于与转动车钩钩身2相配合接触,由于现有技术中转动车钩钩身2为圆柱形,所以设置该弧面31能使转动车钩钩身2卧在滑动车钩鞍座3内,车钩鞍座3通过卡接部32卡接在车钩支撑座1上,使转动车钩的钩头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滚动而不正位,从而保证了其与固定车钩的正常连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卡接部32具有内顶壁33和内侧壁34,如图6所示,内顶壁33能与车钩支撑座1的上表面11相贴合,车钩支撑座1的结构如图7所示。内侧壁34为带有凸起部分35的坡面,其凸起部分35与车钩支撑座1的外侧壁12接触,由于车辆在作类似于转弯等曲线运动时,转动车钩向一侧摆动,车钩鞍座3的内侧壁34设置坡面形式后,可以避免车钩鞍座3与其下部的车钩支撑座1发生干涉限制,使车辆具有较好的曲线通过性能,如图6所示,所述内侧壁34可以是中部设置成凸起部分35,向两侧形成坡面。
优选的是,车钩鞍座3的材质为具有足够强度的轻质材料,可以是满足强度要求的非金属材料,能够降低车辆自重,提高运输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车钩、转动车钩和车钩支撑座1,其中该铁路货车还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车钩鞍座3,其固定设置在转动车钩与车钩支撑座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