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475.5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燕;邹礼根;赵芸;陈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1/325 | 分类号: | A23L1/32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0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鱼皮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淡水鱼类产品已经突破以鲜销为主的模式,向着产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如鱼片、鱼干、鱼糜等。而在加工此类产品时,会产生大量下脚料,其中包括占整条鱼重5-8%的鱼皮。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主要为大分子的胶原蛋白,且脂肪含量低,因此,鱼皮是一种优质的低脂高蛋白食物资源。现阶段,这些鱼皮副产物仅有少部分被用于胶原蛋白的提取、皮革制造及鱼粉加工等,其加工利用率较低。大部分鱼皮被直接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因此,淡水鱼加工副产物鱼皮的深度开发利用,已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受池塘底泥及水质等因素影响,鱼皮和鱼肉中往往具有土霉味、腥臭味等不良气味,因而在加工成即食型产品时需预先去除该腥味,以制得更美味的产品。现有鱼皮食品加工过程中未采用专门的去腥工艺,所得产品仍有较重的腥味,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其制得的鱼皮无腥味,且富有韧性与弹性、具有较长保质期。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其按如下步骤进行:
(1)鱼皮原料预处理:将去鳞的鱼皮清洗,去除污物及粘液,而后沥干,再将鱼皮切分;
(2)冷杀菌:对步骤(1)预处理后的鱼皮在ClO2溶液中浸泡进行冷杀菌,冷杀菌后的鱼皮采用清水洗至无ClO2味,沥干;
(3)漂烫去腥:将步骤(2)处理后的鱼皮放入90~100℃的去腥液中漂烫10-30s,然后放入经消毒的凉水中进行冷却处理;
(4)腌渍调味:将步骤(3)冷却后的鱼皮沥干,放入腌渍调味液中腌渍数小时。
优选的,步骤(2)中,ClO2溶液为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溶液中稳定态二氧化氯的含量为0.002~0.005%(重量百分比),冷杀菌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步骤(3)中,去腥液由以下物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生姜15.0~25.0、大蒜15.0~25.0、八角2.0~3.0、花椒0.3~0.6、香叶1.0~2.0、丁香0~2.0、草果0~1.0、料酒30.0~60.0,其余采用生活饮用水补充到1000,制作过程为:按前述比例,将上述物料(天然香辛料)加入生活饮用水中进行煮沸,并保持微沸状态30~60min,最后按前述比例加入料酒。
优选的,步骤(4)中,腌渍调味液按以下流程配制:向重量份为1000的煮沸并冷却后的生活饮用水中加入重量份为30.0~50.0的食盐、重量份为10.0~15.0白砂糖、重量份为0~100.0的辣椒,制成基础液,再将所述的基础液与糟卤按体积1∶1比例混配成腌渍调味液。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腌渍时间为4-8小时。
优选的,步骤(4)后进行包装:将步骤(4)腌渍调味后的鱼皮进行包装,包装后进行低温保藏。
本发明采用天然香辛料对鱼皮进行除腥处理,安全可靠;漂烫处理同时起到去腥及熟制效果,工艺过程简单。由于鱼皮中含大量胶原蛋白,长时间高温处理易引起蛋白的溶出,因此无法采用热压灭菌,本发明采用二氧化氯浸泡结合烫漂工艺,对鱼皮进行杀菌处理,并且产品采用冷冻保藏方式,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确保产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风味鱼皮的加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鱼皮原料预处理:将冷冻去鳞的鱼皮解冻至各张鱼皮相互分离状态,并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及粘液,而后沥干鱼皮表面的水分,再将鱼皮切分成适宜大小。
(2)冷杀菌:对步骤(1)预处理后的鱼皮在ClO2溶液中浸泡进行冷杀菌,冷杀菌后的鱼皮采用清水洗至无ClO2味,沥干,备用。本步骤中,冷杀菌所采用的ClO2溶液为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溶液中稳定态二氧化氯的含量为0.005%(重量百分比),冷杀菌时间为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亏损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