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8972.6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沈建平;沈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6 | 分类号: | B64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万林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人驾驶 风筒涵道式 液体 喷洒 颗粒 播撒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农林作业的飞行器,属于飞行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喷洒液体及颗粒,主要有两种类型——固定翼无人飞机和旋翼无人直升机。申请号为200780010327.5的专利一种带有空气动力升力装置的飞行器已经有所描述,此飞行器在其机身向上安装了一个垂直轴风机,调整飞行器上“倾斜度”,改善飞机的垂直起飞降落和前飞功能。此设计虽然能改善垂直起飞降落和前飞功能,但明显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飞行器的左右转弯无法改善;垂直轴风机的功耗不能转化成飞机器的前进动力,效率太低。而在液体及颗粒等喷洒作业过程中,飞行器的左右操控性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喷洒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对飞行器的左右操控性能加以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包括机体、药箱、机翼、前后轮,机体下方前端对称安装有左右两个前轮,后端安装有一个后轮;机体内部安装有药箱, 机体顶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体顶部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垂直于机体的滚筒;滚筒远离机体一端头安装有水平辅助翼,水平辅助翼包括竖直部分和斜面部分,竖直部分一侧面与水平辅助翼固定连接,竖直部分前端为弧形,竖直部分顶端连接有向外侧上方斜伸的斜面部分;滚筒后方连接机翼,机翼为楔形;两个机翼下装有多个喷洒头,喷洒头通过管道连接至药箱; 机体尾端顶部安装有圆筒形涵道,涵道内安装有涵道风扇、风扇支架,涵道风扇轴线与机体轴线平行,涵道尾端安装有气流导流板,气流导流板包括水平导流板以及垂直导流板,涵道顶端连接尾部垂直翼,尾部垂直翼顶端连接尾部水平翼。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在飞行器尾端安装一个平行与机体轴的涵道风扇,利用涵道风扇的气流导流板的方向控制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当涵道风扇的气流导流板上下左右变化时,飞行器起飞降落,左右方向的操控性能可以得到改善。同时当气流导流板与机身轴平行时候可以增加飞行器的前进动力,提高飞行器的前飞效率,进而提高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滚筒、机翼及水平辅助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滚筒、机翼及喷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涵道、涵道风扇及气流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6所示,一种新型无人驾驶风筒涵道式液体喷洒及颗粒播撒飞行器,机体1下方前端对称安装有左右两个前轮2,后端安装有一个后轮3;机体1内部安装有药箱4, 机体1顶部安装有动力装置8,机体1顶部两侧水平对称安装有垂直于机体的滚筒5;
如图3所示,滚筒5远离机体一端头安装有水平辅助翼7,水平辅助翼7包括竖直部分和斜面部分,竖直部分一侧面与水平辅助翼固定连接,竖直部分前端为弧形,竖直部分顶端连接有向外侧上方斜伸的斜面部分;
如图3、图4、图6所示,滚筒5后方连接机翼6,机翼6为楔形。两个机翼下装有多个喷洒头 15,喷洒头通过管道连接至药箱4。
如图1、2、5所示,机体1尾端顶部安装有圆筒形涵道,涵道内安装有涵道风扇10、风扇支架,涵道风扇10的轴线与机体1的轴线平行,涵道尾端安装有气流导流板,气流导流板包括水平导流板11以及垂直导流板12,涵道顶端连接尾部垂直翼14,尾部垂直翼14顶端连接尾部水平翼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8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退火窑余热资源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的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