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6912.5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多晶 硅侧墙下轻 掺杂 注入 稳定性 测试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硅基板(101)上形成有由场氧(104)隔离的有源区(201),所述有源区(201)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所述有源区(201)的两侧缘上方及场氧(104)上方生长有多晶硅(202),多晶硅(202)的两侧形成有侧墙(105),所述测试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有源区(201),有源区(201)通过相同大小且同类型的矩形有源区(204)连接,每个矩形有源区(204)上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205),每个矩形有源区(204)上的通孔(205)通过一根金属线引出,所述每根金属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不同的测试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板(101)上形成有第一导电类型的阱区(102),所述有源区(201)位于阱区(10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202)与有源区(201)在有源区(201)靠近场氧(104)的一侧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区(201)中位于其上方的侧墙(105)下形成有轻掺杂注入区(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结构设置于划片槽区域。
8.一种监控多晶硅侧墙下轻掺杂注入稳定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导电类型的硅基板(101)上形成由场氧(104)隔离的至少两个有源区(201),所述有源区(201)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有源区(201)的两侧缘上方及场氧(104)上方生长有多晶硅(202),多晶硅(202)的两侧形成有侧墙(105),有源区(201)中位于其上方的侧墙(105)下形成有轻掺杂注入区(103),所述有源区(201)通过相同大小的矩形有源区(204)连接,每个矩形有源区(204)上具有相同数量的通孔(205),每个有源区(201)和与其两端相连的矩形有源区(204)形成一个测试区域;
步骤二,每个矩形有源区(204)上的通孔(205)通过一根金属线引出,第i根金属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不同的测试端口N2i-1、N2i,其中i=1、…、m+1,m为有源区或测试区域的个数;
步骤三,以第j个测试区域为测试对象,其两端的金属线分别为第j根和第j+1根,在第j根金属线的一个测试端口和第j+1根金属线的一个测试端口之间加电流,在第j根金属线的另一个测试端口和第j+1根金属线的另一个测试端口之间通过电压计测量电压,得到第j个测试区域的电阻R区域j,其由该区域中有源区电阻RNj和两个轻掺杂注入电阻RLDDj并联,再串联两个头部的接触电阻R头部组成,
R区域j=2R头部+(RNj×RLDDj)/(RLDDj+2RNj)
其中,RNj是第j个测试区域中位于两个轻掺杂注入区(103)之间的有源区的电阻,RLDDj是第j个测试区域中一个轻掺杂注入区(103)的电阻,R头部是具有通孔(205)的一个矩形有源区(204)的电阻;
步骤四,以第k个测试区域为测试对象,其两端的金属线分别为第k根和第k+1根,在第k根金属线的一个测试端口和第k+1根金属线的一个测试端口之间加电流,在第k根金属线的另一个测试端口和第k+1根金属线的另一个测试端口之间通过电压计测量电压,得到第k个测试区域的电阻R区域k,其由该区域中有源区电阻RNk和两个轻掺杂注入电阻RLDDk并联,再串联两个头部的接触电阻R头部组成,
R区域k=2R头部+(RNk×RLDDk)/(RLDDk+2RNk)
其中,RNk是第k个测试区域中位于两个轻掺杂注入区(103)之间的有源区的电阻,RLDDk是第k个测试区域中一个轻掺杂注入区(103)的电阻,R头部是具有通孔(205)的一个矩形有源区(204)的电阻;
步骤五,每个测试区域中的R头部相同,第j个测试区域的电阻R区域j和第k个测试区域的电阻R区域k的差值为:
R区域j-R区域k=(RNj×RLDDj)/(RLDDj+2RNj)-(RNk×RLDDk)/(RLDDk+2RNk)
其中,RNj=RSN×(Lj/(Wj-2D)),RLDDj=RSLDD×(Lj/D),RNk=RSN×(Lk/(Wk-2D)),RLDDk=RSLDD×(Lk/D),Lj、Lk是第j、k个测试区域中位于两个矩形有源区(204)之间的有源区的长度,Wj、Wk是第j、k个测试区域中位于两个多晶硅(202)之间的有源区的宽度,D是轻掺杂注入区(103)的宽度,
RSN是位于两个轻掺杂注入区(103)之间的有源区的方块阻值,其通过有源区电阻测试方法确定,最后得到表示掺杂浓度稳定性的轻掺杂方块电阻RSL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9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