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缘的紧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1131.5 | 申请日: | 201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江川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缘 紧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该凸缘的紧固结构将设在第一部件的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第一凸缘与设在第二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二凸缘对接,并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紧固。
背景技术
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有如下结构:在内燃机的进气歧管的凸缘和气缸盖的安装面之间夹持滚流控制阀(tumble control valve)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并用螺栓紧固时,在所述壳体埋设金属制的套环(collar),并且在与进气歧管的凸缘抵接的壳体的端面,以面对套环外周的方式形成环状的凸状座部,利用贯通凸缘和套环并与气缸盖的安装面螺合的螺栓的紧固力,将所述凸状座部压扁并将进气歧管和壳体一起紧固于气缸盖。
此外,根据下述专利文献2公知有如下结构:当用螺栓将内燃机的合成树脂制的进气歧管的凸缘的配合面与金属制的节气门体的端面紧固时,在形成于进气歧管的凸缘上的凹部保持螺母,并且在凸缘的配合面与螺母之间埋设套环,从节气门体侧插入的螺栓贯通套环并螺合于螺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20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065270号公报
但是,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是利用螺栓的紧固力将在滚流控制阀的壳体的端面上形成的凸状座部压在进气歧管的凸缘并压扁,因此具有如下问题:使壳体的端面的平坦度降低,难以确保与进气歧管的凸缘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对于上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螺栓的紧固力直接作用于进气歧管的凸缘和节气门体的凸缘,因此具有如下可能性:由于所述凸缘的变形而在节气门体、进气歧管内的进气通道产生走形,从而进气空气量的控制精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当利用螺栓和螺母将第一、第二部件的凸缘彼此紧固时,能够在防止该凸缘走形的同时进行可靠的紧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该凸缘的紧固结构将设在第一部件的金属制的第一凸缘与设在第二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二凸缘对接,并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紧固,该凸缘的紧固结构的特征在于,被插入于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螺母形成为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阶梯形状,该大径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抵接,该小径部从所述大径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凸缘抵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的与所述大径部对置的面上,形成有树脂制的凸状部,在所述紧固时,所述小径部与所述第一凸缘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的紧固位置,并且,该凸状部的高度被设定为:在所述紧固位置,被所述大径部按压的所述凸状部产生预定量变形。
根据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该凸缘的紧固结构将设在第一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一凸缘与设在第二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二凸缘对接,并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紧固,该凸缘的紧固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贯通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螺栓的外周,嵌合有长度与所述第一凸缘的厚度大致相同的金属制的套环,被插入于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螺母形成为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阶梯形状,该大径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抵接,该小径部从所述大径部延伸并与所述套环抵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的与所述大径部对置的面上,形成有树脂制的凸状部,在所述紧固时,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套环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的紧固位置,并且,该凸状部的高度被设定为:在所述紧固位置,被所述大径部按压的所述凸状部产生预定量变形。
根据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该凸缘的紧固结构将设在第一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一凸缘与设在第二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二凸缘对接,并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紧固,该凸缘的紧固结构的特征在于,贯通所述第一凸缘的所述螺栓形成为具有粗轴部和细轴部的阶梯形状,该粗轴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凸缘的厚度大致相同,该细轴部与所述粗轴部相连并螺合于所述螺母,被插入于所述第二凸缘的所述螺母形成为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阶梯形状,该大径部与所述第二凸缘抵接,该小径部从所述大径部延伸并与所述粗轴部抵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的与所述大径部对置的面上,形成有树脂制的凸状部,在所述紧固时,所述小径部与所述粗轴部抵接,从而限制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的紧固位置,并且,该凸状部的高度被设定为:在所述紧固位置,被所述大径部按压的所述凸状部产生预定量变形。
根据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提出一种凸缘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一项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凸缘具有槽,该槽在与所述螺栓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供所述螺母插入,所述螺母的所述大径部形成为多边形,从而所述大径部在所述槽内的旋转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1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标记产品壳体的技术
- 下一篇:多媒体桌面背景设置方法、多媒体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