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6871.1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向德祥;于正国;李静静;徐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莱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62;H01L33/64;H01L33/5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多晶 集成 封装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多采用多颗小晶片或者多颗大晶片串并联集成;基板多采用铝基电路板;晶片与基板的粘结采用银胶固定;铝基电路板多采用挖圆槽的方式,中间填平黄色荧光胶来形成白光。针对目前绝大多数的LED集成封装器件的封装形式,其LED器件存在着封装热阻偏大,可靠性降低,发光效率偏低,器件的二次散热处理困难,寿命降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热阻偏大,可靠性低,发光效率偏低,器件的二次散热处理困难,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它包括基板和若干个晶片,其特征是它还包括硅片、荧光发层和光学硅胶透镜,所述硅片底部镀有镀金层,若干个晶片串并联焊接在硅片上形成串并联电路,所述基板为紫铜板,基板上开设有方槽,方槽底部电镀镍银,硅片位于方槽内,硅片与方槽底部之间是合金焊片,使硅片固定在方槽内;荧光粉层填充并覆盖硅片上且上表面形成凸面,硅胶透镜呈半球形固定在基板上方覆盖荧光粉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铜基板与硅片之间放置超薄的合金焊片,利用共晶焊接技术进行共晶焊接,有效降低封装热阻;硅胶透镜可根据应用用途的不同而改变形状,其光源发光角度根据不同的应用做适当的调整,在亮度与均匀性方面得到很好的提升。减少焊接引线的数量,提升产品的焊接可靠性:相对于绝大多数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由于采用多晶片直接焊接在硅片上,其焊接引线数量可大大减少,避免因为虚焊而导致的焊接不良,从而提升其焊接的可靠性。降低器件的封装热阻,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将晶片焊接在硅片上,由于硅片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可有效导出热量;方槽及硅胶透镜有效提升取光效率,避免光的损失。有效提升光输出,减少装配成本,降低封装成本,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可靠性大大增加,光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合金焊片,3、硅片,4、荧光粉层,5、硅胶透镜,6、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多晶片集成封装器件,如图1所示,它包括基板1和若干个晶片6,它还包括硅片3、荧光粉层4和光学硅胶透镜5,所述硅片3底部镀有镀金层,若干个晶片6串并联焊接在硅片3上形成串并联电路,所述基板1为紫铜板,基板1上开设有方槽,方槽底部电镀镍银,硅片3位于方槽内,硅片3与方槽底部之间是合金焊片2,使硅片3固定在方槽内;荧光粉层4填充并覆盖硅片3上且上表面形成凸面,硅胶透镜5呈半球形固定在基板1上方覆盖荧光粉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莱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莱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8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