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298.0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隋良红;杨春生;江东;赵军;罗发贵;易北华;卿燕萍;张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G01M17/007;G01L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制动 性能 测试仪 动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PS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能力,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随着我国机动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车辆制动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因此,用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的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应运而生。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作为测量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的专用计量仪器,其自身量值准确度中静态指标和检测方法均容易实现,动态指标和检测方法可操作性较差。目前,在对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的动态指标进行检测时,多采用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如在户外实车路试检测时,挂在车体外的基于光电检测原理的传感器较为笨重,难以可靠固定,骤然加减速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易保障;光电原理的测试仪器对道路条件要求较高,天气与路面状况会严重影响数据稳定性,因此,所述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解决目前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检测过程中动态指标和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达到其在检测过程中准确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和制造一种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包括CPU主控单元、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踏板开关;所述CPU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踏板开关进行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接收GPS卫星的射频信号并将信号传入所述CPU主控单元;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输出的制动性能测试数据;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数据的显示;所述踏板开关还接于移动运行装置的制动踏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由GPS天线,感应器和前置信号处理器组成;所述GPS天线接收GPS卫星射频信号并将其送入所述感应器中;所述感应器为非接触式速度参数和位置参数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由射频前端和相关器组成,所述射频前端完成信号采集和处理,所述相关器完成信号的跟踪和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显示模块通过并口与所述CP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CPU主控单元将所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的脉冲信号经处理后转换成实时速度和行驶距离值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制动性能测试数据包括制动初速、制动距离、MFDD、协调时间、平均减速度和制动时间值。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还包括按键及打印模块;所述按键及打印模块分别与所述CPU主控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CPU主控单元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主服务器以便分析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GPS天线通过磁性底座吸附在移动运行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GPS技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数据测量,该装置不受天气环境因素的干扰,检测精度高,安装使用方便;同时,极大的提高了速度测量范围、速度测量精度、距离测量范围、距离测量精度以及时间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方法的检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按键及打印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存储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动态检测装置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