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43790.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英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所使用的电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制动系统所使用的制动装置中,例如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那样,作为助力源而利用电动马达的电动助力装置。该电动助力装置根据基于制动踏板的操作等驱动指令来驱动电动马达,并利用作为旋转直动变换机构的滚珠丝杠机构将电动马达的转子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传递到输出部件,从而产生制动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2725号公报
在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作为一种电动制动装置的电动助力装置中,将滚珠丝杠机构的旋转部件即螺母部件插入电动马达的转子内周部,以使所述转子与螺母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将其彼此固定。在该结构中,将电动马达的转子与滚珠丝杠机构的螺母部件接合,并且,在所述转子的外周侧配置有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如上所述的结构容易导致复杂化,故期待更简单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合于简化电动制动装置的结构,该电动制动装置将以上述滚珠丝杠机构为代表的旋转直动变换机构配置于电动马达的转子内侧。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目的及要解决的课题,其解决作为产品所期待的课题。对于上述情况说明如下。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制动装置具有利用旋转直动变换机构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并产生制动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直动变换机构具有由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旋转驱动的螺母部件和配置于所述螺母部件内周部且根据所述螺母部件的旋转进行直线运动的螺杆轴,所述螺母部件具有与所述螺杆轴啮合的螺母部和自该螺母部沿轴向延伸的转子部,所述电动制动装置具有将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子配置于所述旋转直动变换机构的所述转子部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用于简化结构的电动制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制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表示电动马达的与旋转轴垂直的截面的概念图。
图4是转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转子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动助力装置 2主缸 8主活塞(活塞) 9电动马达
10滚珠丝杠机构(旋转直动变换机构) 21定子
22转子铁芯 26螺母部件(旋转部件)
27螺杆轴(直动轴部件) 36螺母部(啮合部)
37转子部(转子安装部) 52转动体(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目的及要解决的课题,其解决作为产品所期待的多个课题。对于它们中的一些课题,接下来进行说明。根据以下实施方式,由于在相对于螺母部件的位置而沿轴向偏离的位置固定电动马达的转子,因此,可以减小与转子的固定相伴随的应力的影响。特别是在使用利用了滚珠丝杠机构的旋转直动变换机构时,存在容易受到由应力带来的影响的问题,但根据上述结构,可将影响抑制得小。
由于电动马达的转子使用磁铁内置结构,因此,可以降低定子与转子间的磁阻并有助于提高效率。特别是,利用形成于转子的磁铁插入孔来固定磁铁,因此,可以减小定子铁芯与转子铁芯的间隙并降低磁阻。
由于构成为在转子的磁极间形成辅助磁极并利用磁阻转矩,因此,具有相对于电源电压的降低仍容易维持向电动马达供给电流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由于转子的磁极数为6极以上、特别是在实施例中设为8极,因此,可以将d轴和q轴的磁路形成于径向的靠外周侧。因此,即便在转子铁芯的中心部形成孔,效率的降低仍然较少,可以将转子铁芯的中心部用于其他目的。而且由于可以减少穿过中心部的d轴和q轴的磁通,因此,即便在转子铁芯的中心部配置有滚珠丝杠机构的转子、或缸体机构等未层叠的金属,也可以减小产生涡电流,并降低由涡电流引起的发热。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制动装置即电动助力装置1的整体结构,图2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及图2所示,电动助力装置1的一端部固定于将机动车的发动机舱R1和车室R2分隔的隔壁W,且在另一端部具有将串列式主缸2接合的外壳3。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发动机舱R1侧作为前侧、将车室R2侧作为后侧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4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力系统钢铁件的现场除锈防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