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8605.1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126 | 分类号: | C07C53/126;C07C51/00;B01J1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制备 烷基 乙酸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方法,包括步骤:
将包括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二卤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成分在一个微混合器中混合为一个混合物,混合温度为-40℃~5℃;和使所述混合物反应,以制得所述叔烷基乙酸,反应温度为-10℃~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的混合温度为-16℃~-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的混合温度为-7~-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微混合器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多种:T型、Y型、梳式、层叠式、盘片式、环锥式和交叉指型式微混合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微混合器为层叠式或交叉指型式微混合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预冷所述反应成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反应在微反应器中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微反应器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毛细管式、层叠式、曲径式、夹心式和CryoReactor型式微反应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微反应器为夹心式或层叠式微反应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叔烷基醇或所述叔烷基卤代物、所述二卤乙烯与所述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1~1.5∶15~35。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中,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二卤乙烯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1∶1.1~1.3∶20~3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所述将包括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二卤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成分在一个微混合器中混合为一个混合物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步骤:预混合所述叔烷基醇或所述叔烷基卤代物和所述二卤乙烯为第一预混合物。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所述将包括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二卤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成分在一个微混合器中混合为一个混合物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一预混合物按摩尔比1∶0.5~2分为第一股和第二股;
将所述第一股与所述浓硫酸在一个预微混合器中混合为第二预混合物,所述第二预混合物的混合温度为-40℃~5℃;和
使所述第二预混合物与第二股在所述微混合器中混合为所述混合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混合物的混合温度为-16℃~-5℃。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混合物的混合温度为-7~-9℃。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多种:叔丁醇、叔丁基氯、异丁醇、异丁基氯、叔戊醇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二卤乙烯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多种:1,1-二氯乙烯、1,1-二氟乙烯、1,1-二溴乙烯、1,1-二碘乙烯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20.一种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包括:
一个微混合器,用于混合包括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二卤乙烯与浓硫酸的反应成分,以得到一个混合物;
一个混合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反应成分的混合温度;
一个反应器,用于使所述混合物反应;和
一个反应温度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混合物的反应温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其中,所述微混合器为层叠式或交叉指型式微混合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其中,所述反应器为一个微反应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反应器为夹心式或层叠式微反应器。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还包括一个预冷装置,用于预冷所述反应成分。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连续制备叔烷基乙酸的装置,还包括一个预混合器,用于预混合所述叔烷基醇或叔烷基卤代物和二卤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6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