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替利嗪的衍生物及其组合物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6247.1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利 |
主分类号: | C07D295/088 | 分类号: | C07D295/088;A61K31/495;A61P37/08;A61P11/02;A61P11/06;A61P17/00;A61P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范征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替利嗪 衍生物 及其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替利嗪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及以该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深入,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一类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疾病。2005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公布了对30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这些国家的12亿总人口中,22%患有IgE介导的各种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过敏性疾病已经以其高发病率跃居第六大慢性疾病,大约15~20%的人群患有各种不同的过敏性疾病。在各种过敏性疾病中,对人身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是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学习成绩下降,影响睡眠、娱乐,增加社会负担,久而久之还可能发生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类对症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西替利嗪属于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为长效的具选择性的口服强效抗变态反应药。H1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抗变态反应,常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瘙痒、结膜炎等。盐酸西替利嗪于1987年首先在比利时上市,上市18个月后市场占有率已达27%。接着在卢森堡、法国、荷兰、丹麦、爱尔兰、希腊、英国及德国上市,并在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美国获准注册。西替利嗪(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的结构式如下:
近年来,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左旋西替利嗪(西替利嗪的R构型对应异构体)与乙氟利嗪也逐渐进入市场。左旋盐酸西替利嗪是由美国Sepracor公司和比利时UCB公司联合开发的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鼻炎,成人及少年慢性特发性薰麻疹一种新的手性药物。2001年2月首次在德国上市,商品名为Xyzal。左旋盐酸西替利嗪属新一代高效无镇静副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为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的R型单一光学异构体。与西替利嗪及其他抗组胺药相比,左旋盐酸西替利嗪具有抗组胺活性强、无镇静副作用、安全性好、临床疗效好、适用人群广泛等优点。
乙氟利嗪被认为是西替利嗪的替代产品,也属第三代抗组胺的代表药物,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的优点,乙氟利嗪特别是对心脏的副作用显著降低。乙氟利嗪(2-[2-[4-[双-(4-氟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的结构与西替利嗪类似,只是苯环上的卤素取代基不同,具体结构式如下:
然而,在临床使用上,一般认为西替利嗪、乙氟利嗪只可口服。因为其透皮效率较低,经皮给药后有效血药浓度不易达到,治疗效果也就无从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化合物,用如下通式1表示:
通式1
其中,X代表O或S,R代表C1-C6的亚烷基,R1代表H、C1-C6的烷基、C2-C6的烯基、或C2-C6的炔基,R2代表H、C1-C6的烷基、C2-C6的烯基、或C2-C6的炔基,R3代表H、C1-C6的烷基、C2-C6的烯基、或C2-C6的炔基,A代表一价负离子,Y代表H、F、Cl、Br、或I,Y’代表H、F、Cl、Br、或I。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A代表Cl-、Br-、F-、I-、醋酸根、或柠檬酸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利,未经杨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6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