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463.0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5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董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0 | 分类号: | F16D25/00;F16D48/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电控的离合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离合器助力缸的工作原理为,如图1所示,踩下离合器踏板1时,离合器油罐7装有液压油,经离合器总泵5压出的液压油通过离合器油管6进入离合器助力缸2内腔,随着踏板行程的增加,进入离合器助力缸2的油量增多,并使油压增高,这时液压油推动离合器助力缸2中的活塞机构,使离合器气源3的高压气体进入动力活塞工作腔,使活塞推动挺杆,进而推动离合器分离机构4。当松开离合器踏板1时,油压下降,关闭高压气体通道,在压盘弹簧的作用下,反推分离机械操纵机构及挺杆,动力活塞离合器助力缸2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孔及通气塞排入大气。在液压活塞的作用下,液压活塞回位,液压油反流入离合器主缸2。但由于离合器踏板1工作行程是一个机械能产生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液压油升压和传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将离合器助力缸2高压气体开关打开至工作气压更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些时间的累积影响换挡的时间,很容易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离合器用最短的时间彻底分离的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包括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气源、离合器助力缸和离合器分离机构,所述离合器气源和离合器助力缸之间连接相通有高压气体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高压气体通道通断的电磁阀和安装在离合器踏板下方由离合器踏板开闭控制的行程传感器;所述行程传感器和电磁阀通过电线串联在电源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安装有控制所述电磁阀通断电的离合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还安装有由制动踏板的开闭控制所述电磁阀通断电的离合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离合器工作信号的产生及传递过程的时间很短,离合器响应迅速。2.离合器分离每次都是相同的时间,在调试成功后,每次操纵都能实现彻底分离,保护了传动系统的其它部件。3.实现紧急制动时对离合器的保护。4.电器件的技术更新速度相比机械机构快的多,而且电器件在使用期限内可靠性好,故障率低,几乎不用维修,而且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液控离合器装置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离合器踏板,2离合器助力缸,3离合器气源,4离合器分离机构,5离合器总泵,6离合器油管,7离合器油罐,8行程传感器,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离合器控制装置,在传统液压控制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变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包括离合器踏板1、离合器气源3、离合器助力缸2和离合器分离机构4,离合器气源3和离合器助力缸2之间连接相通有高压气体通道,将由液压控制的活塞开启高压气体通道的装置改为由电磁阀9控制,电磁阀9安装在高压气体通道内并控制高压气体通道通断。行程传感器8安装在离合器踏板1下方,当离合器踏板1踩下时行程传感器8的开关闭合,由于行程传感器8和电磁阀9通过电线串联在电源上,继而电磁阀9得电动作,电磁阀9不得电时为闭合状态,得电后电磁阀9开关打开,从而高压气体通道畅通,离合器气源的高压气体进入离合器助力缸2,离合器助力缸2推动离合器分离机构4,实现离合器分离。当离合器踏板1松开时,电磁阀9关闭,同时关闭了高压气体通道,在压盘弹簧的作用下,反推离合器分离机构及挺杆,离合器助力缸2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孔及通气塞排入大气。离合器踏板1对电磁阀9来说只有开或闭两种状态。
实施例二:将离合器踏板1做成离合开关,安放在方向盘上。离合开关和电磁阀9串联在电源上,离合开关控制电磁阀9通断电,继而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其它与实施例一相一致。
实施例三:制动踏板下也安装一个离合开关,功能和实施例二中的离合开关相同,在制动踏板踩下的同时闭合离合开关,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踏板的也可以对电磁阀9进行控制。将离合开关与实施例一中的行程传感器8并联,并联后其中一个有动作即可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其它功能和动作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接头密封结构
- 下一篇:方舱接口窗用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