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9830.7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民;刘郁东;朱斌;史春风;汝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9/403 | 分类号: | C07C49/403;C07C35/08;C07C27/16;C07C45/28;C07C29/48;B01J29/8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环己烷 方法 | ||
1.一种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己烷、过氧化氢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环己烷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0.5~8,反应体系中催化剂浓度为0.005~0.1g/ml,反应温度40~150℃,所说的催化剂为具有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该分子筛的低温氮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环,晶粒为单个的空心晶粒或者由多个空心晶粒聚集成的聚集晶粒,空心晶粒的空腔部分的径向长度为5~300纳米,该分子筛在25℃,P/P0=0.10,吸附时间1小时的条件下测得的苯吸附量为至少70毫克/克。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还含有溶剂,溶剂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不大于10。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溶剂为丙酮或叔丁醇。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环己烷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0.8~6,反应体系中催化剂浓度为0.005~0.08g/ml。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反应体系中不含溶剂时,加入一种乳化剂,乳化剂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0.0000001~0.01。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乳化剂选自聚苯并咪唑、聚丙烯、聚乙二醇、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的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乳化剂选自聚苯并咪唑吡咯烷酮、聚苯并咪唑醇、聚苯并咪唑乙醚、聚苯并咪唑嘧啶、聚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醇、聚丙烯乙醚、聚丙烯嘧啶、聚乙二醇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乙醚、聚乙二醇嘧啶、聚苯乙烯吡咯烷酮、聚苯乙烯醇、聚苯乙烯乙醚、聚苯乙烯嘧啶、聚氯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醇、聚氯乙烯乙醚、聚氯乙烯嘧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乙醚和聚乙烯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醇酰胺、多元醇酯类、吐温系列、司盘系列、氟碳表面活性剂系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8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孔磨床超范围加工配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键槽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