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68186.0 申请日: 2009-09-03
公开(公告)号: CN101667595A 公开(公告)日: 2010-03-10
发明(设计)人: 克里希纳·库玛·布沃卡;王静亚;后藤贤一;李文钦;卡罗斯·H·迪雅兹 申请(专利权)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9/78 分类号: H01L29/78;H01L29/08;H01L29/10
代理公司: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姜 燕;陈 晨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且特别涉及具有超晶格沟道(superlattice channel) 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tunnel FETs)。

背景技术

对于90纳米或90纳米以下的集成电路技术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装置为决定性技术。依据栅电压Vg以及 源极-漏极电压Vds的状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可于线性区(linear region)、饱和区(saturation region)以及次临界区(sub-threshold region)等三个区 域下运行。次临界区域为当栅电压Vg小于临界电压Vt时的一区域。而次临 界摆幅(sub-threshold swing)显示了关闭晶体管电流的难易度,因而可作为判 定MOS装置速度与功率的重要指标。次临界摆幅可采用m*kT/q的函数表示, 其中m为相关于电容值的参数。在室温下,公知CMOS装置具有约 60mV/decade的次临界摆幅限制,其进而标定为运行电压VDD以及临界电 压Vt的限制。如此的限制起因于载流子(carriers)的漂移-扩散(drift-diffusion) 传输机制。基于上述理由,在室温下当今MOS装置的开关速度通常无法快 于60mV/decade。上述60mV/decade的次临界摆幅限制也适用于如鳍型场效 应晶体管(Fin FET)或于绝缘层上覆硅(silicon-on-insulator,SOI)装置上的超薄 体(ultra-thin body)MOSFET。然而,纵使其具有于沟道上的较佳栅控制能力, 位于SOI装置上的超薄体MOSFET或鳍型FET等装置上仅能达到接近但仍 不低于60mV/decade的限制。由于上述限制,未来的纳米装置便无法于低运 行电压时达到更快开关速度。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便发展出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tunnel FET)。图1A 示出了一公知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装置,其具有栅介电层166、栅电极168、 一重度掺杂的p型漏极区164、以及一重度掺杂的n型源极区162。漏极区 164通过注入p型掺质而形成,而源极区162则通过凹蚀基板163且于其内 外延地成长一半导体材料,并接着采用一n型掺质掺杂此半导体材料而形成。

图1B示出了对称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装置,其包括为沟道区203所 分隔的一重度掺杂漏极区202与一重度掺杂源极区204。漏极区202包括硅, 而源极区204包括硅锗。沟道区203由本征硅(intrinsic silicon)材料所形成。 栅极208则控制了沟道区203。如图1B所示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装置具 有kT/q的独立次临界摆幅与低的关闭(off-state)电流。然而,如此结构仅能改 善n沟道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启电流(on-currents),而无法改善p沟道 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装置的开启电流。

前述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装置也具有以下缺点。第一,上述装置具有 栅极漏电流的问题。而栅极漏电流为各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关闭电流的一 部分,因而当基底电路进一步缩减时限制了其关闭电流的减少。再者,隧道 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启电流仍不够高,因而不符合所需技术的需求。

因此,当今隧道型场效应晶体管并不适用极低功率消耗与非常高速等应 用方面,例如是移动(mobile)应用。因此便需要一种方法以改善开启电流并 降低MOSFET的漏电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以解决上述公知问题。

依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

一沟道区;一栅介电层,位于该沟道区之上;一栅电极,位于该栅介电 层之上;一第一源极/漏极区,邻近该栅介电层,其中该第一源极/漏极区具 有一第一导电性,而至少该沟道区与该第一源极/漏极区之一包括一超晶格结 构;以及一第二源极/漏极区,位于该沟道区内该第一源极/漏极区的相反侧, 其中该第二源极/漏极区具有一第二导电性,而至少该沟道区与该第二源极/ 漏极区之一包括另一超晶格结构。

依据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8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