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散热功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座体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6647.0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8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明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04;H01L23/13;F21V2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功能 功率 发光二极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热座,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散热功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座体。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成本高涨,节能技术的发展已经受到相当的注目,用于照明的发光二极管即是一例。为了达到照明所需的光强度需求,发光二极管必须施予极大的功率,导致用于照明的发光二极管于发出高亮度的光输出时,亦产生相当多的热。然而,高热对于发光二极管组件的使用寿命具有相当不良的影响,因此,散热技术是发光二极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散热的问题,目前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通常装设于一散热片上,该散热片再固定于机壳或其它的壳体上,然而,由于散热片与机壳并非一体成形,因此,导致散热效果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散热功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座体,以改善传统发光二极管的的散热装配方式不良,导致散热效果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以热量导体形成一散热座体,并于该散热座体直接形成鳍片沟槽,使发光二极管模块得以直接锁合于一体成形的散热座体上,以达成最佳的热散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散热功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座体,其包含:
一散热座本体,为热量导体材质一体成形的一块体,其包含一发光模块容置槽、一鳍片结构以及一穿孔,该发光模块容置槽凹设于该散热座本体的一面表面,该鳍片结构则为槽状形成凹设于该散热座本体的表面,该穿孔设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表面并贯穿该散热座本体;
一保护盖,其可透光、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外形对应,并卡合于该散热座本体的发光模块容置槽表面;以及
一固定杆,其一端锁合固定于该散热座本体表面,其另一端可与一平面锁合连接。
其中,该散热座本体为金属制或碳复合材料成形的块体。
其中,该保护盖为一透明盖体或一格栅盖体。
其中,该散热座本体包含复数个固定孔设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可以紧密锁合装设于该散热座本体的发光模块容置槽内,让该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于工作时,可以将产生的废热由该散热座本体逸散。
2、该散热座本体直接连接一固定杆,因此可以不必将该散热座本体再装设于一壳体,即可将该散热座本体固定于一平面,解决公知技术的装配方式造成散热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散热座本体
(12)发光模块容置槽
(122)导线穿孔
(124)固定孔
(13)鳍片结构
(20)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
(22)导线
(30)保护盖
(40,40A)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以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散热功能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座体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散热座本体(10)以及一保护盖(30)。
该散热座本体(10)为热的良导体材质一体成形制成,例如金属(如铜、不锈钢、铝...等)、碳复合材料...等,其可为任意外形的块体,例如矩形块体、圆形块体等,以本较佳实施例为例,该散热座本体(10)为一铝质矩形块体。其中,该散热座本体(10)包含一发光模块容置槽(12)以及一鳍片结构(13),该发光模块容置槽(12)凹设于该散热座本体(10)的一面表面,其表面设有一导线穿孔(122)以及复数个固定孔(124),其中,该导线穿孔(122)贯穿该散热座本体(10)。
该固定孔(124)设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12)表面,其用于锁合一高功率发光二极管模块(20)。
该鳍片结构(13)呈凹槽状,其局部凹设形成于该散热座本体(10)的其它部位表面,以增加该散热座本体(10)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本较佳实施例的鳍片结构(13)为长条凹槽,其设于该散热座本体(10)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12)的对应面表面。
该保护盖体(30)可为一透明盖或者为一格栅盖体,其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12)的外形对应,并可以固定卡合、套合或黏合等方式固定于该散热座本体(10)的表面于该发光模块容置槽(12)的对应位置,本较佳实施例的保护盖体(30)为一透明盖体,其一环侧边以卡合方式固定于该散热座本体(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明,未经陈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6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充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包
- 下一篇:高效率冷阴极荧光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