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长高质量具有双缓冲层的单晶氮化铟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2029.5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翔;蔡建九;张银桥;王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0 | 分类号: | H01L21/20;H01L21/2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宁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长 质量 具有 缓冲 氮化 薄膜 方法 | ||
技术背景
本发明涉及氮化铟InN的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生长 方法,特别涉及了生长高质量具有双缓冲层的单晶InN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III-V族氮化物:氮化镓GaN,氮化铟InN, 氮化铝AlN及其合金材料都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分布范围 大,覆盖了从红光到紫外的波段,可用于制作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探测 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在全色显示白光照明,高密度存储,紫外探测等方 面有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GaN基材料的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压高, 电子饱和速度大,热稳定性好,抗腐蚀性强,介电常数小等优点,被广泛 用于制作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双极晶体管,长效应晶体管等微电子 器件,适合在高温,大功率以及恶劣环境下工作。
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纤锌矿结构的InN室温禁带宽度为约 0.7eV(电子伏特),而不是以前一直被广泛引用的1.89eV,因此产生了 对于InN禁带宽度的不确定性的争论。根据InN的这个新的禁带宽度,III 族氮化物基的光电子器件的发光波段范围将从紫外拓展到近红外。基于 这个优势,III族氮化物体系的一个重要潜在应用就是制备完全基于氮 化物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其中,对于InGaN(铟镓氮)三元合 金,通过改变In与Ga的比例便可获得由0.7eV到3.4eV这区域中各种不同 能带宽度,这个能量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太阳光谱(0.4-4eV)。这不仅 会降低材料制备的成本,并且使得结构的设计和制备更加灵活,最重要 的是有望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70%)。同时,InN自身发光接近 1.55微米的通信波段,也为制作高速通信用LD(激光二极管)和LED(发光 二极管)提供了可能性。
另外,理论预测还表明InN相比于其它的III族氮化物有着最小的有 效质量,具有最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在室温(300K)和低温(77K)下, GaN的电子迁移率最高分别为1000cm2/vs和6000cm2/vs,而InN的电子迁 移率最高则分别可以达到4400cm2/vs和30000cm2/vs。InN在室温下有比 较高的电子峰值漂移速率,电子饱和速度也大大高于GaAs和GaN,而且 它的电子漂移速度受温度和掺杂浓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所以它在高速微 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Si上生长InN单晶薄膜的方法是直接在 Si上沉积InN;或者是生长一层低温InN缓冲层,然后生长InN;也有 生长一层AlN缓冲层,再生长InN。前两种方法因为生长条件比较难把 握,得到的晶体质量不高。第三种的方法生长出来的InN会伴随产生许 多金属In滴的产生。因为InN的生长温度偏低(原因是InN的饱和蒸 汽压偏高),而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氨气的裂解效率很低,造成合成 InN的五族源不充分,部分In就形成金属In出现在样品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长高质量具有双缓冲层的单晶InN薄 膜的方法,以提高InN单晶外延的晶体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生长高质量具有双缓冲层的单晶InN薄膜的方法,在硅(Si) 衬底上利用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先生长AlN缓冲层,在 AlN缓冲层上继续生长AlInN缓冲层,最后生长InN单晶外延。
所述AlN缓冲层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50℃-1110℃。
所述AlN缓冲层的生长厚度范围为10nm-200nm(纳米)。
所述AlN缓冲层的生长V/III比(就是反应所需要的五族源的摩尔量 和三族源的摩尔量之比)为4000-6000。
所述AlN缓冲层的生长压力为20Torr-100Torr(托)。
所述AlN缓冲层生长时,先通入金属有机源铝Al(例如TMAl),通 入金属有机源的时间为5秒-300秒,然后才通入氨气。
所述InN单晶外延的生长温度范围为400℃-600℃。
所述InN单晶外延的生长压力范围为20Torr-700Torr。
所述InN单晶外延的生长V/III比为3000-2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72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液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合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