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束CT对大物体成像的分块扫描重建和空间拼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485.6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自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6T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束 ct 物体 成像 分块 扫描 建和 空间 拼装 方法 | ||
1.一种锥束CT对大物体成像的分块扫描重建和空间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大物体的分块扫描,对横向截断投影图像进行边界外延填补后进行局部体积重建,再对重建的图像块进行拼装得到大物体的三维断层体积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锥束CT对大物体成像的分块扫描重建和空间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大物体进行分块扫描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对大物体进行空间分块;对于长而宽的物体,若其宽度超过锥束CT的扫描视场范围,可采用横向二分法或三分法进行分块,其纵向截断用纵向步进的方式解决;对圆形大物体,采用三种分块方案:即四分法,五分法和九分法;
步骤2、把大物体的每个分块区域置于锥束C T的扫描视场区,即转台的旋转中心区域,采用空间平移的方法依次将各个分块区域安放在锥束CT的扫描视场区;
步骤3、对每个大物体的分区进行锥束扫描,获取锥束投影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束CT对大物体成像的分块扫描重建和空间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截断投影图像进行边界外延填补依以下公式填补:
严重截断下的边界外延填补法表示为
轻微截断情况下,用余弦函数使截断的边界值连续下降到零,依以下公式表示:
T*(x)表示填补后的投影图像,T(x)表示探测器输出的投影图像的横向分布,M表示探测器宽度,n=1,2,3,…;那么,T(-M/2)≠0且T(-M/2-L/2)=0表示轻微左横向截断,T(M/2)≠0且T(M/2+L/2)=0表示轻微右横向截断,T(-M/2-L/2)≠0表示横向严重左截断,T(M/2+L/2)≠0表示严重右横向截断;n越大,外插曲线下降越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束CT对大物体成像的分块扫描重建和空间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建的图像块进行拼装的方法按以下步骤执行:
步骤1、采用FDK方法或卷积背投法进行三维体积重建;
在截断的投影图像被填补后,用FDK进行三维的体积重建;其中的滤波操作用空域中的卷积方法,或频域中的乘积方法;对于截断后重建核的宽度L小于100的点列使用空域卷积算法,大于100点列的使用频域乘积方法;
步骤2、对每个分块区域都进行扫描、对其截断投影图像的边界外延填补及三维体积重建后,根据分块方法不同,采用相应的拼装方法;对于长而宽的物体,采用横向二分法或三分法进行空间分块;对圆形大物体,采用四分法或九分法进行空间分块.在这时几种情况下,将各个分块区域的的重建三维体积按照原分块方案进行拼装,由此组成一个完整的三维体积,即实现大物体的三维体积成像;对五分法的物体分块方案,其拼装方案有三种:一种是采用从五个分区重建的五个子方块进行拼装,一种是用上下两分块条加上左中右三个子方块进行拼装,另一种是用左右两分块条加上上中下三个子方块进行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温电热鼠标垫
- 下一篇:煤矿瓦斯险情在线预警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