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膜形成方法和金属图案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40966.1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23C18/16;C25D21/12;H05K1/03;H05K3/18;C08F292/00;C08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膜 形成 方法 金属 图案 | ||
1、一种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工序:
(a1)在基板上设置由具有与金属离子或金属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且与该基板直接化学键合的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层的工序,
(a2)在上述聚合物层上提供金属离子或金属盐的工序,
(a3)还原上述金属离子或金属盐,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的工序,
(a4)通过电镀,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10-1Ω/□以下的导电层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离子或金属盐中所含的金属为选自铜、银、金、镍和铬的金属离子或盐。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a4)工序中使用的电镀液含有添加剂。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a4)工序中的电镀是在通电开始时的电量达到通电结束时需要的电量的1/10~1/4时,在电流密度为0.1~3mA/cm2条件下进行。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表面凹凸为500nm以下的基板。
6、一种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工序:(b1)在基板上设置由具有与金属胶体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且与该基板直接化学键合的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层的工序,
(b2)在上述聚合物层上提供金属胶体,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的工序,
(b3)通过电镀,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10-1Ω/□以下的导电层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表面凹凸为500nm以下的基板。
8、一种金属膜,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形成的金属膜,其表面的凹凸为500nm以下。
9、一种金属膜,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膜形成方法形成的金属膜,其和基板的粘合力为0.5kN/m以上。
10、一种金属图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工序:
(c1)在基板上设置由具有与金属离子或金属盐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且与该基板直接化学键合的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层的工序,
(c2)在上述聚合物层上提供金属离子或金属盐的工序,
(c3)还原上述金属离子或金属盐,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的工序,
(c4)在上述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上形成图案状的抗蚀层的工序,
(c5)通过电镀,在未形成上述抗蚀层的区域形成1×10-1Ω/□以下的图案状的导电层的工序,
(c6)剥离上述抗蚀层的工序,和
(c7)在上述(c3)工序中形成的导电层中,除去由上述抗蚀层保护的区域的导电层的工序。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金属图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表面凹凸为500nm以下的基板。
12、一种金属图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工序:
(d1)在基板上设置由具有与金属胶体相互作用的官能团、且与该基板直接化学键合的聚合物构成的聚合物层的工序,
(d2)在上述聚合物层上提供金属胶体,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的工序,
(d3)在上述表面电阻率为10~100kΩ/□的导电层上形成图案状抗蚀层的工序,
(d4)通过电镀,未形成上述抗蚀层的区域中形成表面电阻率为1×10-1Ω/□以下的图案状导电层的工序,
(d5)剥离上述抗蚀层的工序,和
(d6)在上述(d2)工序中形成的导电层中,除去上述抗蚀层保护的区域的导电层的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金属图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表面凹凸为500nm以下的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09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来减小从玻璃带制得的玻璃片中的应力变化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双程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