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的厚膜组合物、电极和所形成的半导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74808.X | 申请日: | 200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Y·L·王;K·W·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E.I.内穆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C03C3/062;H01L31/0224;H01L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宜红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组合 电极 形成 半导体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厚膜组合物、电极和半导体设备。它还涉及一种硅半导 体设备。具体地,它属于一种用于形成太阳能电池的厚膜电极的导电组合物。本发 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银的导电的厚膜组合物(糊)。
背景技术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各类半导体设备,尽管它特别适用于光接收组件,例如光 电二级管和太阳能电池。以下引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现有技术的具体例子,对本发明 的背景进行具体描述。
常规的p-型基的太阳能电池结构具有负电极,它一般位于电池的正面或朝太 阳面,以及位于背面的正电极。目前已知,波长合适的、落入半导体主体的p-n连 接的辐射作为一种外能量源,以在该主体中产生孔-电子对。由于p-n连接处存在潜 在差异,孔和电子以相反反向移经该连接,从而引起电流流动,能传递能量给外电 路。多数太阳能电池是金属化的硅晶片的形式,即提供其具导电性的金属触点。
目前已有的多数产生电能的太阳能电池为硅太阳能电池。大规模生产的工艺 流程一般旨在尽可能简化并最小化生产成本。特别是使用如丝网印刷的方法,自金 属糊制造电极。
该生产方法的例子结合图1具体描述如下。
图1示p-型硅基材10。
在图1(b)中,n-型扩散层20,具反向的导电类型,通过磷(P)或类似物的热扩 散形成。三氯氧化磷(POCl3)常用于磷扩散源。在不进行任何更改的情况下,扩散 层20形成于整个硅基材10的表面。扩散层的表面电阻率为几十个欧姆每平方(W/o), 厚度约0.3至0.5μm。
当用保护层或类似物保护扩散层的正面之后,如图1(c)所示,通过蚀刻将扩 散层20从其余表面除去,从而保护层仅留下正面。然后用有机溶剂或类似物将保护 层除去。
然后,在n-型扩散层20上形成减反射涂层氮化硅膜30,厚度约700-900,如 图1(d)所示,使用如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淀(CVD)等方法。
如图1(e)所示,用于正面电极的银糊500经丝网印刷干燥于氮化硅膜30上。此 外,一背面银或银/铝糊70以及铝糊60经丝网印刷依次干燥于基材背面。然后,在 红外线炉中,约700-950℃下,用一般方法进行烧制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的时间。
然后,如图1(f)所示,铝从铝糊扩散至硅基材10,在烧制时作为掺和剂,形 成p+层40,包含高浓度的铝掺和剂。该层一般称为背称面区域(BSF)层,并有助于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转化效率。
铝糊通过烧制,从干燥状态60变为铝背电极61。背面的银或银/铝糊70在同时 进行烧制,形成银或银/铝背电极71。烧制时,背面铝和背面银或银/铝间的边界设 定为合金状态,并作电学连接。铝电极占背电极的大部分区域,部分地由于需要形 成p+层40。由于不可能对铝电极进行焊接,银或银/铝背面电极通过铜带或类似物 的方式,作为互连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形成于背面(一般为5-6mm宽的母线)部分。 此外,正面成电极银糊500,在烧制时,烧结并透过氮化硅膜30,从而能电连接n- 型层20。这类工艺一般称为“烧透(firing through)”。该烧透状态在图1(f)的层 501上很明显。
如上所述,使用在焊接过程中来互连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可包括银或银/铝 组合物。当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银组合物时,它们可提供较好的焊接力和粘附力。然 而,由于银组合物不能产生背称面区域,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不佳。另外,当使 用银/铝组合物时,粘附强度通常会降低,并影响长期的可靠性。这是由于加入铝 一般会伤害焊接能力,并影响粘附。
此外,人们目前正在努力提供一种组合物,它们不含铅,同时保持设备的电 学性能及其它相关特征。本发明发明者提供新型含银/铝组合物及能提供如无铅系 统等的同时保持电学性质并提高粘附力的半导体设备。本发明提供这样的组合物和 设备。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可提供低的弯度。
发明简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厚膜组合物,包括:
(a)导电金属粒子选自(1)Al、Cu、Au、Ag、Pd和Pt;(2)Al、Cu、Au、Ag、 Pd和Pt的合金;和(3)混合物;
(b)玻璃料,其中所示玻璃料无铅;分散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I.内穆尔杜邦公司,未经E.I.内穆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4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住宅厨房、卫生间排风道烟火阻断装置
- 下一篇:药磁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