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树脂组合物,密封膜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01802488.2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八坂直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C08L23/04;C08L23/20;B32B27/3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树脂 组合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密封树脂组合物,包含乙烯形成的组成单元和1-丁烯形成的组合物单元,该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2-30g/10min,该组合物所成膜的热合强度为1-10N/15mm,当膜在150℃进行热合时,将热合表面剥开时基本上没有线状树脂残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以差示扫描量热计DSC所测熔点为100-125℃的乙烯聚合物和该方法所测熔点为70-130℃的1-丁烯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据DSC测定,所述树脂组合物在70-130℃之间有2个以上熔融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在100-125℃之间具有峰面积最大的熔融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具有海岛型结构的微观结构。
6.一种密封树脂组合物,包含60-95wt%熔体流动速率为0.2-30g/10min,密度为0.900-0.940g/cm3的乙烯聚合物,和5-40wt%熔体流动速率为0.1-25g/10min,1-丁烯单元的含量为60-100mol%的1-丁烯聚合物,乙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PE与1-丁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PB之比MFRPE/MFRPB不低于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其中1-丁烯聚合物的密度为0.880-0.925g/cm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其中1-丁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25g/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其中1-丁烯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5-25g/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1-丁烯聚合物是1-丁烯均聚物。
11.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1-丁烯聚合物是1-丁烯与其他C2-20α-烯烃的共聚物。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聚合物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13.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聚合物是乙烯与C3-20α-烯烃的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聚合物是含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组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乙烯聚合物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乙烯-α-烯烃共聚物重量混合比为0/100-75/25的组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是适合挤塑层合、铸塑或管形薄膜法的树脂。
17.一种密封膜,包含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密封树脂组合物,其厚度为3-100μ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膜,该膜通过挤塑层合、铸塑或管形薄膜法成形。
19.一种层合膜,包含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密封膜层,和至少一层选自以下所述的膜:聚烯烃膜,聚苯乙烯膜,聚酯膜,聚酰胺膜,聚烯烃膜与阻气树脂膜构成的层合膜,铝箔和沉积膜。
20.一种层合膜,通过将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密封膜层合在一层聚烯烃膜上,再层合在至少一层选自以下所述的膜上而成:聚苯乙烯膜,聚酯膜,聚酰胺膜,聚烯烃膜与阻气树脂膜构成的层合膜,铝箔和沉积膜。
21.一种容器,其中,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层合膜的密封膜层在两表面的界面处形成热合。
22.一种容器,其中,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层合膜的密封膜层表明与以下树脂的模制品对置,然后将接触区热合,从而形成密封:聚乙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和聚丙烯树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容器,所述模制品是在开口处有法兰环的容器样制品,密封膜的表面就覆盖在开口处的法兰环上,然后与之封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4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