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2037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CN202080055394.4在审
  • 山崎忠行;林泰伸;清水吾朗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7-10 - 2022-03-11 - H01L29/792
  • 本发明的存储单元(10)包括:在半导体衬底的p阱(11)的表面夹着沟道区域(12)形成的漏极区域(13)和源极区域(14);以覆盖沟道区域(12)的方式形成的绝缘膜(15);形成在绝缘膜(15)上的栅极(16);以位于栅极(16)的侧面且在沟道区域(12)的正上方的方式形成的侧墙(17);以覆盖漏极区域(13)、源极区域(14)的一部分、栅极(16)和侧墙(17)的方式形成的对准硅化物阻挡膜(18);形成在从对准硅化物阻挡膜(18)和对准硅化物阻挡膜(18)露出的漏极区域(13)和源极区域(14)中的漏极对准硅化物层(21)和源极对准硅化物层(22);和以覆盖对准硅化物阻挡膜(18)、漏极对准硅化物层(21)和源极对准硅化物层(22)的方式形成的氮化膜(19)。
  •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
  • [发明专利]具有对准接触孔与硅化物的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210262516.4无效
  • 谭颖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12-07-27 - 2014-02-12 - H01L29/40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对准接触孔与硅化物的器件,对准接触孔的底部直接与硅接触,常规接触孔底部直接与硅化物接触。其制造方法为:在硅片上划分出采用对准接触孔刻蚀工艺的第一区域和不采用对准接触孔刻蚀工艺的第二区域。在硅片上淀积用于形成硅化物的金属之前,先在第一区域之上完整覆盖介质保护层。然后形成硅化物。接着去除残留的金属、以及第一区域的介质保护层。最后淀积金属前介质,并在第一区域对准刻蚀工艺、在第二区域以常规刻蚀工艺分别形成接触孔。本申请兼顾了对准接触孔与硅化物两者的优势,又避免了两者所各自存在的缺陷。
  • 具有对准接触硅化物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对准硅化物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CN201210507600.8有效
  • 李乐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2-11-30 - 2017-09-19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对准硅化物的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具有对准硅化物的晶体管,包括一衬底;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结构;形成于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衬底内的源漏极区域;形成于所述源漏极区域上第一对准金属硅化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对准金属硅化物层上的依次层叠的金属氮化物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氮化物层和金属层与所述栅极结构相隔开,以及形成于所述栅极结构上的第二对准多晶金属硅化物层。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对准硅化物的晶体管,可以实现在进一步减小接触电阻的同时避免源漏节被贯穿的目的。
  • 一种对准硅化物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810132222.3无效
  • 李蓉根 - 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7-18 - 2009-01-21 - H01L27/02
  • 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极图案,形成在位于栅极图案一侧的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一掺杂区域和形成在位于栅极图案另一侧的半导体衬底中的第二掺杂区域,部分覆盖第一掺杂区域或第二掺杂区域对准多晶硅化物屏蔽膜图案,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的绝缘膜,该绝缘膜包括暴露对准多晶硅化物屏蔽膜图案的第一孔和部分地暴露没有被对准多晶硅化物屏蔽膜图案覆盖的第一掺杂区域或第二掺杂区域的第二孔,以及穿过第一孔与对准多晶硅化物屏蔽膜图案接触的第一线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固态摄像元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810088071.6无效
  • 城户英男;糸长总一郎;吉次快;千叶健一 - 索尼株式会社
  • 2008-03-31 - 2008-10-01 - H01L27/146
  • 本发明提供不因回蚀处理而降低对准硅化物阻挡膜的能力并可均匀地进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注入的固态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在栅极电极(11、21)的侧表面形成的侧壁(32、33)作为掩模,形成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域(14、24)。然后覆盖栅极电极(11、21)、侧壁(32、33)、源极/漏极区域(14、24)以及受光区域而形成供氢膜(33)和对准硅化物阻挡膜(34)。在去除硅化区域对准硅化物阻挡膜(34)后,形成金属膜(38)并进行热处理,在硅化区域的栅极电极(21)和源极/漏极区域(24)的上部形成金属硅化膜(25、26),由此来制造固态摄像元件。
  • 固态摄像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图像传感器装置与光电元件-CN200610121424.9有效
  • 林志旻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06-08-22 - 2007-06-20 - H01L27/146
  • 上述图像传感器装置,包括图像感测像素阵列设置于衬底的第一区域,以及逻辑电路设置于衬底的第二区域,其中逻辑电路包括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每个图像感测像素包括完全不具有对准硅化物的晶体管及钉扎光电二极管。其中第二区域的CMOS晶体管上具有对准硅化物,且第一区域的晶体管完全不具有对准硅化物。本发明通过在图像感测像素区域的表面上完全不形成金属硅化物,由此可有效地降低暗电流,进而获得高信号-噪声比的图像传感器装置。另一方面,仅仅将金属硅化物形成于CMOS逻辑电路区域的栅极结构顶部与漏极/源极区域表面,而显著增加CMOS逻辑电路的运算速率。
  • 图像传感器装置光电元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110379402.3有效
  • 山口直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2011-11-18 - 2017-04-12 - H01L21/28
  • 其中通过对准硅化工艺形成金属硅化物层的半导体器件在可靠性上得到改善。通过根据局部反应方法的对准硅化物工艺,在栅电极、n+型半导体区域和p+型半导体区域的相应表面之上形成金属硅化物层。在形成金属硅化物层时的第一热处理中,使用导热型退火装置进行半导体晶片的热处理。在第二热处理中,使用微波退火装置进行半导体晶片的热处理,由此降低第二热处理的温度并防止金属硅化物层的异常生长。因此,减小金属硅化物层中的结泄漏电流。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